第四百二十六章 肯定能生(2 / 5)
周唯一的至高大椅,除了他,有哪个不是皇帝的坐过?
水英光把他又往后提溜了一下,让他安稳了,嘴角抽搐的道:“朕问你呢,你连寻常百姓都不放过?”
“哪有?只是体察民情。”
宝玉眨眨眼睛。
水英光的嘴角剧烈抽搐:“朕还不了解你小子?按照你现在的修行速度,你肯定发现自己的文名坏掉了,你的心里憋着火。”
“没错,就是憋着火呢,”
宝玉见瞒不过,干脆也就不瞒,“敢问陛下,咱不说的,单说我贾宝玉做过的事情……
第一:开办书馆。我贾宝玉冒着和法道儒家翻脸的风险,兢兢业业,不只是各方各面都算计了,还得拿出自己手里的书籍底蕴,是不是对百姓有恩?
第二:衣食住行中的‘衣’字。珍妮纺纱机已经改造了三次,我让薛宝钗看顾着,用极低的价钱给了一百零八州的大商使用权,让丝绸的价格大大降低,让百姓在衣服上的花费大大减少,是也不是?
第三:衣食住行中的‘行’字。大州之间距离太远,这点是没办法,但是在城池之中,城池之间,是不是都在铺设铁轨?交通方便,经济流通,其中有我贾宝玉的多少功劳?”
宝玉把这些一一点清了,眯眼道:“如今只是得罪了几个官员,弄出个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我贾宝玉的文名就是半点不剩!
陛下,您让宝玉怎么甘心为百姓做事?
传播谣言的坏不了宝玉的文名,真正坏了宝玉文名的还是百姓!我为百姓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得到的信任只有这么一点吗?
不瞒陛下您说,宝玉说是体察民情,就是想招摇过市的走一走看一看,最好有百姓冲宝玉的脸丢菜叶,丢鸡蛋,甚至丢石头!宝玉绝不拦着,弄个一身肮脏,宝玉也有理由,让百姓们尝尝自己不长脑子,不明辨是非,见刮风就下雨,完全不记得别人恩情的下场!
《庄子.外物》有言: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宝玉不想做那抓到了鱼就被丢弃的鱼笱,也不想辛辛苦苦帮助了谁,却被反过来倒打一耙……
宝玉,现在还不是圣人!”
“委屈你了。”
水英光叹了口气,伸手去过茶杯茶盏,给宝玉也斟满一杯。
他把茶盏递过去,摇头道:“大周的疆图太大了,有些事情,你还不够清楚。”
“请陛下明言。”
宝玉知道进退,茶盏是接过来了,态度也缓和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