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农忙闲话(2)(2 / 3)
收多少斤粮?”
“不知道。”鄂力亚老实摇头,他于农事实在是不通。
张哥伸出一个指头,得意地晃着。
“一千斤?”鄂力亚试探性地问道。
“埋汰我是不是?”张哥不悦地说道,“要是十亩地才收一千斤粮,我能被人用唾沫星子淹死,告诉你,怎么也不会少过一万斤。”
鄂力亚被惊得合不拢嘴,十亩地收一万斤粮,那亩产就是一千斤了,他虽然不通农事,可常识还是有的,再好的地,顶了天一亩也不过能有三百多斤的收获,这样的地,那可都是宝地了,数量是非常稀少的。
这山里能有这么好的地,亩产千斤,还都归了眼前这张哥?鄂力亚难以置信。
张哥一看鄂力亚的神情,就知道他想歪了,“想什么呢?告诉你,咱们涿鹿山,家家的亩产都差不多是这个数,多用心伺弄土地的,能过千,不够用心的,也有八九百。”
“你以为是地的功劳啊,告诉你,和地没关系,那是志文的功劳,是他让咱们种的神粮,才能有这么多的收获。”张哥的眼中已经泛起了小星星,那是崇敬的神情。
“不是还有一种叫土豆的粮么?”鄂力亚声音有些发抖,他也被这个产量惊到了,“也是这么多?”
“差不离。”张哥笑眯眯地回答。
打败流匪后,涿鹿山开春种的红薯和土豆熟了,进入了收获季节,自那以后,志文在涿鹿山的声名地位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这些种地人家的心中,说的话几乎等同于圣旨了。
眼下这两种高产作物丰收的消息还只局限在山里,等真正传播开来后,志文才是真的名声大噪,这也不难理解,想想后世袁隆平的声誉,此时的农业社会,志文能弄出亩产一千斤的粮食,还不怎么需要水,被人怎么崇拜看重都不过份。
这可是实打实的声名,谁都不能诋毁,就是高高在上的士人们也不行,利用系统施展所谓神通,蛊惑愚夫愚妇获得的声名与之相比,高下立判。
当然,这也引来了不怀好意的觊觎和麻烦,此乃后话。
“那涿鹿山这一回能收多少粮食啊?张哥你给我算算。”
张哥羞恼地看了鄂力亚一眼,“我哪算得清,不过李智李先生给大家算过了,咱们开春前开了四千亩的地,那就能收四...四百万斤粮食,对了,据说不论是红薯还是土豆,马上接着还能再种一季,那一年就是八百万斤。”
八百万斤!
鄂力亚的脑子已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