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刷好感(2 / 3)
们三人就是靠马奶过活的。
林远摇摇头,“马吃的比羊多,产的奶却比羊少,你觉得养什么更划算?”
而且还得是母马才有奶,公马就纯粹没有什么产出了,所以,一个蒙古部落,尤其是林远他们这种小部落,往往就只留几匹公马做种马。
普通牧民家里的马匹数量,也就是人均一匹多一点,人均两匹马的人家,日子已经算得上小康了,多出来的马,都得想办法卖出去,无他,养不起,比如林远兄妹俩,现在有三匹马,林远就想卖一匹给志文。
听了林远的解释,志文和小英这才明白,为何价定的那么高牧民们也不愿卖羊,而要卖马。
“林兄放心,我不收羊了,只收马和...”说到这里,“咦,林兄,怎不听你提起牛呢?”
“牛啊。”林远接着说,养的就更少了,就达林台首领养了些,主要用在祭典上,平常很少舍得杀,原因嘛,和马一样,养了不划算。
“那个...,郑兄弟,你还是收些羊吧。”说完,林远又吞吞吐吐地道,“只是价钱上,看能不能多给些。”
有几户人家,没有多余的马,若不卖些羊,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了,就算是饮鸩止渴,也得先把渴止住再说。
林远能做的,也就是帮这些人多争取些优惠。
听了林远的解释,志文一时没有开口,林远以为他不同意,“郑兄弟,你若为难,那就算了。”
“啊,林兄不要误会,我是在想,价钱给得再多,他们能坚持多久呢?到时候卖羊的粮吃完了,羊又没了,他们如何是好。”
林远无话可说。
志文不是圣人,这会儿也不是对素不相识的蒙古牧民大发善心,之所以这么说,还是因为羊毛。
零星地收几只羊,价给得高些,没问题,可这些羊历经千山万水,与他们一起回到涿鹿山,被杀了吃肉似乎就是它们最好的结局了,对志文他们没多大用。
而卖羊的牧民,今后要面对的,却是生死存亡的危机。
在志文眼里,这些人今后就是廉价向他提供羊毛的“员工”了,自己还是有必要关心一下,顺便卖个好。
“林兄,羊我还是都不收了,但我要收药材,只要新鲜不沾土就行,也不分种类了,一斤药材换一斤半,不,两斤粮食如何?”志文眼珠一转,随即想到上次京畿之行,孙大夫要的药材没弄到,不如在此地用粮食换上一些,等到张家口再买一些,这样牧民们不用卖羊,自己也能刷些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