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疯狂金融实验(5 / 7)
行业吗?诚然,它能提供保护,但同时,它“保护”了消费者不会买到更物美价廉的外国商品。
比如,一个缺乏湖泊河流的内陆国家对进口鱼虾等水产品抬高关税,这的确能促进该国水产行业的蓬勃发展,但这么做的荒谬程度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该国人民将无法再享用到物美价廉的水产品。结果是肥了在这个缺水内陆国家养鱼虾的渔民,却苦了其余的老百姓——关税保护了某个国内产业,很多人只在意这看得见的“好处”,却忽视了其余广大消费者所损失的福利。
进一步讲,在市场中,如果一家企业前途似锦,那处于“婴儿期”的头几年亏损并无大碍,毕竟有不少投资人看重长期发展而不指望立马产生盈利回报;相反,如果一家企业不具备那类潜能,拉不来投资贷不到款,居然需要贸易保护才能生存,那这或许说明它会浪费资源、降低经济的效率,所以,何苦让它存在呢?况且,要打造一家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有几个不是通过在市场竞争中拼搏出来的?
支持关税的另一大声音是保护国内就业(关于盲目追求就业,我以前写过一篇短文驳斥,请点击:《为什么不用勺子挖运河?》),且不论追求就业而不顾效率和进步是多么地不合理,这种观点在看待贸易上也十分幼稚。很多人没意识到,贸易是双向互动的,归根结底,你实际是在用出口换进口。缩放到个人层面,亦同此理,就是你首先要创造财富,赚了钱,你才有能力买东西满足自己的需求——供给创造需求(萨伊定律)。
用一个简化的两国场景解释一下:x国商家出口产品进入我国销售后,终究这些商品赚得的是人民币;x国人赚到了人民币,他们拿着人民币回x国能进行日常消费吗?显然不行,然而,x国人赚到的人民币可在中国用于投资或消费,譬如,可购买中国的茶叶带回x国,或是投资一家福建茶农,其结果是促进了中国茶市的繁荣,增加了茶叶市场的就业。当然,x国人也可直接将人民币兑换成x国的货币回国使用,即卖人民币买x币,此时,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相对于x币会出现贬值,随后,这使中国的产品对x国人来说更实惠、更有竞争力,推动x国民众购买中国货,即增加了中国的出口,中国的出口厂商的发展和就业则随之提升。
这一切都是动态的。当你通过加收关税抑制进口商品时,也是在减少外国人获得人民币的渠道,这样一来,诸如上述刺激茶市等投资和消费没有出现。另外,浮动汇率调节着整个过程,此刻,相对更加昂贵的人民币使中国商品对x国人更高价、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