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发个微信去地府 > 第六百二十八章 雕版(二更)

第六百二十八章 雕版(二更)(1 / 3)

一秒记住【无限小说网 www.xrmxs.com】为您提供最快更新!<太-无限>小说щww.xrmxs.com

宋韵婷笑道:“我花了几千万买了一书架的书回来,你不会怪我乱花钱吧?”

李若凡笑道:“怎么会!这些书就是无价之宝。也就是杜平才有机缘把这些保存下来,以后可以留给孩子学习,传下去。没事也可以扫描上传,让更多人看到参考。当然得匿名。”

李若凡很清楚这些书意味着什么,唐宋两朝开国都有过国力极为强盛的时期,客观上有助于书籍的大量印刷。

很多人会以为活字印刷术在宋朝才出现,之前肯定都是什么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或者手抄本。

其实这些制约传播知识的瓶颈华夏儿女早就在想办法解决了。东汉末年的熹平年间(公元172-178年),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

唐朝的书商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

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实物是868年的《金刚经》(现存大英博物馆),是在敦煌发现被偷运到海外。

著名的唐三藏取经,带回了大量的珍贵佛经,唐初的雕版印刷自然也就是因为崇尚佛家而大量印刷佛经。因为寺院经济的存在,和尚是最富有的一个阶层,而书籍无疑是最好的宣传手段。

李若凡看着书架上的唐朝雕版《金刚经》,《大唐西域记》,《瑜伽师地论》,一排排仿佛还散发着墨香的善本孤本,仿佛梦回大唐。要知道,《大唐西域记》最早版本只是敦煌唐写本残卷。

而唐宋诗人词人和大家的散文更是从未有之。诗人元稹为白居易的《长庆集》作序中有“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烨卖于市井“。

“模勒“就是模刻,“烨卖“就是叫卖。这说明当时的上层知识分子白居易的诗的传播,除了手抄本之外,已有印本。

唐朝的诗人往往会随身携带诗囊,就是诗兴大发写好的手稿会放在诗囊里面,等日后整理成册。

还有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