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宋老的困惑(第二更)(2 / 3)
李若凡笑道:“这个很像是中医和西医,西医是实证,中医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西医非要把什么都弄的清清楚楚的,解剖,五脏啊,循环系统啊,非要看到这个东西,才去对症下药。可是要我说呢,西医就像是实数,而中医就像是虚数,你西医只能解决实数范围里面的病症。遇到虚数范围的就无计可施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所有感冒药其实都不治感冒,只是治标,因为弄不清感冒的发病机理。”
宋老笑道:“你的这个实数虚数的比喻倒是有些道理,其实现在出台了限制抗生素的使用也是害怕未来没有抗生素可用啊。一开始用抗生素觉得是灵丹妙药,几乎是药到病除,这也是西医热火朝天的一个原因,只要你会打针就行。西医呢,要靠天赋,那些本科研究生未必比孙老药铺一个抓药的好使。现在细菌有了抗药性,对这些耐药细菌怎么对付西医是一筹莫展。最后很可怕的一幕就是一种新细菌出来像历史上的那些灾难一样,不得不防。”
李若凡笑道:“其实西医最厉害的是开刀,以前靠一盒盘尼西林高枕无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过什么都怕过度,过犹不及。无论什么病,不开药不打针先挂抗生素。孕妇进了医院,没有熟人的直接都是破腹产。现在成了常态反而是最头疼的。本来,需要开刀的才开刀,需要吃药的绝不打针,这才是正途。可挂水一瓶就是几十几百啊,吃药才几块几十块。破腹产就要住院,医生的工资都是和绩效挂钩的,不是出台个规定就能解决的。”
关老笑道:“你说的振振有词,那你说说看,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李若凡苦笑道:“关键是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走的太快了啊,现在看病难,医患矛盾为什么越来越多?我估计又是像股市那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后治标不治本。市场化本身不是原罪,但关键是配-套-改-革严重滞后,最后让公益化路径形同虚设,只剩下市场化一条腿走路,肯定会出问题。让医疗服务作为商品在市场中优胜劣汰,这本身就是要慎之又慎的举措。公费医疗弊端明显,但你突然的就像国-企-改-制那样全部推向市场,又对可能出现的新问题预估不足,却梦想依靠人的道德层面来约束,最后的结果就是让外资趁虚而入。而利益链蛋糕形成之后,想要改变千难万难。”
关老道:“按照你说的,不是就没办法了吗?”
李若凡想了想道:“我们有一个一直被吐槽的户-口制度,其实倒是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现在特别是村级医疗其实根本是越来越成为摆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