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人才涌动(3 / 4)
高兴还来不及呢,别人也许看不上这些裁缝、铁匠、木匠的,但咱家殿下就喜欢这些人!”
朱娘子算是说对了,赵小郡王真的是太高兴了,高兴的都快哭了,尼玛,自十月末,一群一群的人涌入长安城,招贤馆更是人满为患,长安城里装不下了,就只好往同州府送,赵小郡王做梦也没想到一个李老先生能起到这么大效果。那些夸夸其谈的才子们还能敷衍下,可那些铁匠木匠可都是大大的人才啊,赵小郡王下了死命令,但有技艺非凡的,立刻记录在册,就是送走那些江南才子,也不能冷落了这些匠人。
长安城里,有一些才子仰天长叹,曾几何时,武夫不如狗,匠人满街走,现在倒好,文人才子比不上那些干粗活的匠人了,最让人可气的是京兆府竟然将那些农夫奉若上宾。才子们哪里晓得章亿的心思,那些住在京兆府的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农夫,那可都是有真材实料的农业学家,对关中耕地以及沟渠建设,都有着独到的见解。
短短半个月时间,长安城里来了许多人,当然也不乏一些趁乱混饭吃的混子,不过这些人很快就被京兆府兵丁清理出了长安城。不过即使如此,留下来的人还是太多了,尤其是那些文人才子,全部入关中当官,也不可能,不过赵有恭也不会轻易放着帮才子们离开的,反正这些人不光是来求官的,有的人还是为求名求利而来,既然给不了官,那就给名利呗。十一月十五,京兆府又发下了公告,将在长安北城建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类似于太学,学堂依大明宫改建而成,设儒学、法学、农学、工学、礼学、商学、医学。众才学之士除了取任官场者,其他大部可安排到大学堂教学,并由秦王府颁授大学堂祭酒一职,位列从四品,每月享受十贯钱薪资。
京师大学堂的消息传出后,大宋举国震惊,好多闹着要回家的才子文人们不走了,他们看中的不是那十贯钱,想能博览群书的才子们,又有哪家是穷的?他们看中的是大学堂祭酒一职,位列从四品,这可是赤裸裸的诱惑啊,就算入朝当官,当一辈子,都很少能做到四品官的。有名又有利,傻子才走呢,这当不了国子监祭酒,当不了太学院教授,当大学堂的官不是更爽?于是乎,没人走了,还有更多的人来应聘,一时间京师大学堂要开法学、农学、商学等事倒没多少人在乎了。
有道是打铁要趁热,赵有恭趁着大学堂热浪未消之时,于宣政殿进行了第一次大朝会,这一次,也彻底建立了秦王府六部。官制延续隋唐,以六部为主,六部之上建内阁,辅助赵有恭商讨大事。其中户部由长安富商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