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简单(5 / 8)
个少年说话。
“这位新教谕是白鹿书院的王树。”
此言一出,在座的少年们发出惊喜的声音。
“王树王斋生先生。”
“竟然请到了斋生先生。”
“斋生先生学问令人佩服啊。”
“但是,他是淮南学派的。”
惊喜的议论声中忽的响起一个声音,这声音让草堂内再次安静,大家的视线看向说话的少年。
“我们长安府,我们关中,可都是以青霞先生为首的关中学派。”那少年神情肃重,端正盘坐道,“如今却请了淮南派的王斋生来,岂不危矣?”
虽然如今大家只是读书的少年学生,但对于道学门派也是有所了解的,自春秋圣人百家说之后,儒门道统纷杂,关学蜀学洛学淮南等等林立各成一统,虽然各派之间交流互相吸取,但却又严格坚守,涉及门派道学之争绝不相让,可以说你死我活。
道学之争主要通过授学育人来抢占地盘以及决定地位高低,而最关键的就是学派中要有出名足以号令士林的大儒,比如当今关学大儒林樾林青霞。
关中学派能有今日在士林中的地位,就是因为他,不仅文风儒名煊赫,且在朝中为翰林高官。
“现在青霞先生已经过世,关学即将群龙无首,薛青是青霞先生高徒,又中了状元入了翰林,必然是关学的传承之脉,王斋生先生,怎么会扶持他派之人?”那少年说道,“怎么会允许他名下的社学为之请命?”
王斋生肯答应此时来长安府社学,必然是要吞并关学,将长安府甚至关中都推行淮南学派。
道学争名夺利,也是极其残忍和毫不留情的。
知知草堂里肃静沉重,少年们这时候也才意识到青霞先生的过世除了让人愤慨,在天下士林中还意味着什么。
士林之争,也是朝堂之争,也是天下道学正统之争。
哪一个学派在士林中独占鳌头,必然在朝堂中风生水起,因为他的弟子们会更多的进入仕途,而占据仕途之后,便会更推行其学说,相辅相成滚滚势大,长久传承。
“不行,绝不能让他在我六道泉山社学为所欲为。”
少年们愤愤喊道。
“将他赶走!”
......
......
“将他赶走?怎么赶?”
而此时的社学里一众教习先生亦是愤愤。
“如今的道学官可是王树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