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地球空心理论(2 / 3)
的尽头。这些普鲁士顶尖的学者和科学家并没有证据否认,这个巨大的地下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有直通地球核心的可能。
曾经,有一种理论,让人们对于地球的内部结构,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从而重新思考。而这种理论,还支撑着著名的小说家凡尔纳,写出了《地心游记》这样的科幻名著。而这个学说,就是地球空心理论!
支持这个理论的,主要是斯拉夫的物理学家,费多尔·尼沃林。费多尔·尼沃林曾经提出了一门学说,叫做“新物理学”。
根据费多尔·尼沃林的“新物理学”——地球在形成之初,只不过是飘荡在宇宙中的一团巨大冰块,在太阳和宇宙能量的影响下,它开始受热变成熔岩状态,接着又开始慢慢冷却,地球表面便形成了坚硬的岩石层。
但岩层底下的熔岩却仍然保持着沸腾状态,岩浆受热不断膨胀,形成气体扩散到地球外面,经过数亿年的这种膨胀和扩散后,地球中心事实上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空壳”。
尼沃林认为,气体大规模扩散的主要出口就在南北两极,现在,那里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的“巨大洞穴”就是明显的地质学证据。
虽然尼沃林的“新物理学”中,假设地球原先只是个冰块的理论,已经随着科学的发展而破碎掉了。但是,根据天文学的理论,地球在形成初期,在太阳系的诸多小行星和陨石碰撞集聚,最终形成原始地球的时候,确实曾有过大量的冰块,或者说,主要成分是冰的陨石,参与过原始地球的撞击。
而且,在原始地球形成之后,也确实曾有无数含有冰块的陨石,撞击在原始地球上。因此,原始地球上,才有了大量的水!
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尼沃林的学说整体错误,但是,若放在某个地域,某个特殊的条件下,还是有可能形成的!
虽然说,按照现代的物理学理论,以及地震波的监测数据,地球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实心的。所有的地下空间,最终都会被地心引力所摧毁塌陷。但是,许多大型的溶洞之类的地下空间,仍旧不断的被发现。
地球的直径是一万两千七百五十六公里,而人类所能钻探到的最深处,也不过以一万两千多米。按照比例,人类对于地球内部结构的探测,不过是对于一个苹果,仅仅在苹果皮上弄了一个小洞而已。
在种种巧合之下,巨大的地下空间,确实有可能存在。就算其最终会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坍塌,但也会短暂的存在。当然,这个短暂是以地球的寿命而言,而不是生物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