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古籍难借(2 / 3)
会成为一个人学术修养的凭证。以此界定出与旁人不同的学识地位。就此,将华夏古代典籍,和古代文化拔高到一个应有的高度。
而没有借阅的权力,也就意味着学历暂时达不到、而急需相关知识的普通学生们没法查阅到相应的典籍。其实,大部分对于这种华夏古典文化感兴趣的人,并非是真的要看到原本古书。实在不行,看个影印本,或者,看个电子版,都没有问题。
如果真的是以传播和保护文化的角度来看,将古籍翻拍成电子版,一点都不费事。想要在保护古籍的同时,传播华夏古典文明的方法很简单,在华夏各大图书馆官网上大量挂出可供免费下载的电子版即可。
可是,这也是很少有图书馆去做的事情。
如果挂出大量可供免费下载的电子版,那么,那些包装和美工都很粗糙的古籍影印版,就会销量大跌。原本就没几个人感兴趣的书,挂出电子版后,估计就更鲜有人问津了。网文都满世界盗版呢!更何况这些原本卖价不低的古籍影印版。
那些图书馆还指望着这些影印版的书给图书馆的挣钱呢!是以,如今虽然网络上有一些电子版的古籍可以免费下载,但是,还有至少百分之九十的书籍,被束之高阁,只有专业研究人士,才能看到。
其余人等,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么一本书存在!
却不知,如此经营正是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图书馆越是拿这些古籍当宝贝,越是传播的少,越是没人感兴趣,印出来的书越是卖不出去,越是赚不到钱。于是,书越印越少,越赚不到钱。
但如果换一个经营思路,把这些古籍用电子版、考借阅证之类的手法宣传出去。那么,对于华夏古代文化感兴趣的人,也就会越来越多。而有些古籍善本,原版的装帧和排版就很精美。甚至不需要有专门的美工设计,只需要按照原版高度还原出来。就会有很多真爱粉掏出大把的银子购买收藏。
毕竟,读一本装帧精美,充满古韵的纸质书,和用手机电脑看网文的感觉,还是不太一样的。装帧精美、美工精妙的纸质书对于真正的爱书人来说,有一种独特的质感存在。
如此,宣传越多,卖的越多。华夏文化推广出去了,古籍得到保护了,钞票也赚到手了。才是正理。
只是,云雷虽然有此构想,却无力去做。毕竟,他如今也只是一个筑基期的修仙者而已。比普通人强一些,但是想要改变一时大势,却极难。而且,这种事情,有钱也没用,必须要让华夏大多数保存古籍较多的图书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