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恐怖悬疑 >红警之超时空兵团 > 第223章 燃烧太平洋

第223章 燃烧太平洋(2 / 5)

,此外,铁矿和钢铁这种战略物资更是禁运重点。

由于日本的石油八成依赖进口,于是日本和美国撕破脸是必要的。

不过日本虽然疯狂,却绝不愚蠢,他们很清楚地意识到双方在工业、人口、科技上的绝对差距。因此日本的军事战略目标是打一次“有限战争”,以重现他们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的辉煌,迫使美国承认日本在亚洲地区的霸权。

因为大洋的隔绝,和欧洲大陆不同,无论是什么样的势力,一般都不会把目标瞄准美国本土,哪怕是日本,也就是想要抢夺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地盘而已。

因此,当墨西哥这个家门口唯一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敌人被放倒之后,美国就迅速转入了“不干预主义”。

虽然之后由于纳粹占领法国等缘故,让美国感到了强烈的不安,导致1940年的民调显示,有67%的美国人认为德国的胜利会对美国造成威胁。大约有71%的美国认为应当对年轻人进行强制军事训练。到了1941年有72%的美国人认为,打倒纳粹比让美国远离战争更加重要。

有意思的是,虽然民众一改态度,坚持对纳粹进行防备甚至是打击,但是由于美国间接选举的特性,导致珍珠港事件之前,国会中的“不干预主义”依旧占据主导地位。

他们甚至威胁弹劾主战的总统罗斯福。同时,德国移民也在努力阻止祖国和母国的开战。罗斯福总统一表露出对德开战的意思,就导致1940年总统选战中没了7%是选票,其中大部分的选票是在德裔移民的社区丢的。

当然,随着美国人对纳粹本质的进一步了解,以及国会中的不干预主义慢慢地消退,美国正式参战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而事实上的美国,一开始目的仅仅是想要除掉纳粹德国,同时逼迫日本离开轴心联盟。

美国的策略,对于一般的国家而言确实会有效。

面对一个根本没希望获胜还愿意和你讲道理的对手,最明智的选择无疑是把手缩回去,哪怕是另觅良机也不失为上策。

可惜的是,昭和时期的日本,自上而下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搞事不嫌多”的作死思想。

因为当时日本的阶级已经固化,大量的社会资源被皇室为首的豪门大族所占据,偏偏因为意识形态问题,普通日本人对这个社会的吸血鬼没有办法。

如果是在经济景气的明治、大正年间这些都还好说,偏偏此时的日本经济完全不行了,一般民众甚至连饭都吃不饱,要想出人头地,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