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章 出个英文版(3 / 4)
入,现在的《国学正典》编委会已经扩大到了十二个人,至于下面负责琐碎事情的人手就更多了,足足五十多人。
这么一个庞大的团队,必须协调好分工,不然只会拖累进度。
“首先感谢大家的参与。”王庸坐在最前方,站起身冲所有人郑重一鞠躬。
“此次《国学正典》的编纂,对我们而言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做好了,或许我们可以借此完成三不朽中的‘立言’;做不好,咱们将会成为整个东亚地区的笑柄。当然,因为有我的存在,或许届时嘲笑我们的人还要多一些。”
听王庸说到这里,所有人都笑起来。
确实,王庸得罪的人可不算少。除了东亚地区,美国也是王庸得罪的重灾区。
王庸自己也笑一会,接着道:“假大空的东西我就不说了,咱们在座的都是这行的专家,说那些玩意谁也不会比谁差。我只说一点,那就是学问的究极目的是什么?名?还是利?都不是,是学贵有用,是经世致用,是笃实尚行。学问做不到这方面的,都不能称之为圣人。而咱们的《国学正典》,便是以‘学以致用’为目的,让普罗大众在读过这本书之后,能够真心实意的受到启发,获得感悟,提高思想。
现在咱们编委会是五国两地的学者,对应的也是五国两地的民众。这就对我们提出了莫大挑战,怎么才能编出一本通用于这五个国家的书籍呢?这五个华夏文化圈的国家民众能够读懂,那么非华夏文化圈的民众能不能读懂呢?我们除了编写五国语言版本之外,还要不要也编写一个英文版呢?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编写英文版?”在座学者听到王庸这句话,都有点震惊。
本以为这本书面向整个东亚区域已经够牛比了,王庸竟然还想面向全世界?
那可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啊!
毕竟东西方的文化观念不同,编写英文版的时候少不得要考虑文化相悖的状况。
这样一来,工作量却是大大增加。
当场,就有几位学者提出了疑问,怀疑能不能做到。
“事在人为,能不能做到,还得先做了才能知道。我觉得可以试一试。”李在先首先表示赞同。
“可行。”千叶真昔也点点头。
他们对于东方文化的野望,早就不在东方区域了,而是瞄准了世界。
跟王庸相同。
而其他学者,就未必有这种野望了。
只是见李在先跟千叶真昔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