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章 来了(3 / 4)
问心无愧也就罢了,咱们做手脚在先,然后反咬上级部门一口。要是被查出来,不光得不到大众支持,还得赔了夫人又折兵!到时候丢工作是小,踉跄入狱是大!”
小编委屈的捂着后脑勺,问:“那就真的这样算了吗?可是有好几位学术界大佬亲口跟咱们打过招呼的,咱们完不成任务,他们以后还会接受咱们的独家采访吗?而且,咱们老板还是周道鲤的学生……”
“谁说算了的?上面只是不允许咱们拿着慈善这个点黑王庸而已!对咱们来说,这条新闻只要发出去,就已经成功了大半,删掉也无所谓。咱们可以继续捡起之前的话题黑嘛!两天了,王庸的《国学正典》编委会召集了几个人了?为什么他人缘这么差?其中是否有不为人知的内幕?都可以拿来当素材!白带你这么多年了,这点办法都想不到!”总编恨铁不成钢的道。
小编眼睛一亮,马上就坐在电脑前,迫不及待的写起稿子来。
很快,一篇新稿子出世,顶替了之前慈善新闻的位置。
而注意到这一点的网友,则再次被带进了节奏里。
评论区再次变成质疑王庸人品的海洋。
正如许多人都相信的那句话:一个人骂你,很可能是那个人的问题;但是一堆人骂你,就是你自己有问题了。
现在王庸就被套上了这个理论。
有关王庸人品的讨论帖子,甚至从新易网站蔓延到了微博跟贴吧。
而大家热议的焦点就是:为什么编纂《国学正典》这么伟光正的事情,偏偏没有人响应王庸呢?
看到网上热议的周道鲤等人,不由哈哈大笑。
王庸终究还是太年轻,以为为国争光,赢了几场论学,就可以对抗整个文化圈了。
事实会告诉他,他还太嫩!真正掌控这个国家舆论权利的,不是官方,也不是民众,而是他们这些人!
一天过去。
王庸编纂委员会仍旧毫无消息,相反微博上倒是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跳出来,声称王庸邀请了他们,但是被他们拒绝了。
他们不想跟一个没有私德的人共事。
无形中坐实了传言,王庸似乎真的在个人品德方面有大问题。
原本摇摆不定的网友,此刻都忍不住倾向于了周道鲤等人一方。
就连顾衷德都打过电话来,担忧的询问王庸怎么了,实在不行,他可以拉下这张老脸替王庸说和说和。
只是顾衷德的提议当场就被王庸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