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五章 曲子不对(2 / 4)
华夏传过来的。之后东洋民间艺人在此基础上填补了一些滑稽表演,逐渐形成现在的形式。
“呵呵,其实现在能剧早就走出传统桎梏,契合现代了呢!就像是您看到的这一出,就是一出典型的现代戏。剧本跟台词都是千叶真昔老师亲自提笔撰写,在东洋国内颇受欢迎。还曾经去过澳洲跟英国表演,也得到了当地人民的喜欢。”东洋记者赶紧转移话题。
“哦?”王庸一挑眉。
没想到这剧还是千叶真昔写的台词。
“嗯,不错。就是……”王庸细听了几句台词,确实很见功力。千叶真昔在东洋有偌大名头,显然不是吹出来的。
不管是遣词用句还是意境契合,都属于上乘,可以称之为东洋的“雅言”。
雅言是华夏词汇,区别于方言,《论语·述而第七》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王庸称千叶真昔的台词为“雅言”,算得上极高的评价了。
东洋记者现在听到王庸夸赞,已经不敢高兴了,生怕王庸忽然来个神转折。
更何况王庸这句话最后还有一个“就是”呢。
“就是什么?”东洋记者赶紧问。
王庸摇摇头:“算了,没什么。看表演吧。”
“……”东洋记者恨不得掐死王庸。话说一半,吊起别人胃口,忽然不说。算什么事情?
东洋记者正想继续追问,却听耳边陡然响起一个声音:“有什么意见就说,我千叶真昔还没到接受不起别人意见的地步!”
“那我真说了?”
“说!”
王庸上前一步,指了指正在吟唱的一个演员,道:“他唱的是俳句吧?”
千叶真昔点点头:“没错,是俳句。”
俳句,是东洋的一种古典短诗,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组成;以三句十七音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由华夏古代汉诗的绝句体诗发展而来,融入了东洋民族特有的审美。
千叶真昔作为东洋文化界的巨擘,在俳句方面的造诣也非常深厚。
像是这场能剧中的台词,随便挑出几句,都可以将其当成一段精美雅致的俳句来赏析。
这种文学造诣其实相当了不得,这也是千叶真昔十分得意的一点。
此刻能剧演员演唱的便是其中著名的一句——“迷蒙马背眠,月随残梦天边远,淡淡起茶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