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意如刀,生命如草(6 / 8)
而來,
从古至今,有资格称圣,而又不单单仅限于“文治”的,也就这么一位而已,
他是真正做到了文治武功、内圣外王的一个书生,
哗啦啦,祠堂里忽然响起一阵书页翻动声音,
王庸从迷蒙中惊醒,侧眼看去,却是一本薄薄的古册,
王庸奇怪的取过一看,却是一本不知道谁摘抄的《传习录》,
这是王阳明的大成之作,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历代心学研究者首先要研究的,便是这本《传习录》,
王庸随手翻开一看,扉页写着一句话,
“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
这是《明史·王守仁传》里对王阳明的评价,高度赞扬了王阳明的文武功绩,甚至给出了文臣用兵之道,前无古人后无來者的评价,
只是,这本抄写的册子却似乎不一样,
在这段的下面,偏偏有着三个字,
吾不服,
字字如剑,刺破纸背,
谁,谁不服,既然不服,又为什么会留下这么本册子在王氏祠堂,
再翻,却是整篇的原文抄写了,依旧笔画犀利,犹如林立的刀枪剑戟,倘若看的久了,眼睛都会被这笔锋刺的生疼,
把字写到如此地步,抄写这本册子的人也算是一代大家了,
只是他怎么就会不服王阳明呢,这中间又有什么故事,
王庸百思不得其解,
一本册子哗啦啦翻完,到了最后一页的时候,王庸陡然眼角一跳,
被末页上的几个字给惊得一下坐倒在地,
“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霸道、嚣张、刚愎狂放、目中无人……种种词语都无法形容王庸的感受,
王庸只觉这十个字简直比整本册子迸发出的凛冽剑意还凶狠,几乎达到了让人见字而心惊胆颤的地步,
“怎么会有这种人,他到底是谁,”王庸拾起掉在地上的小册子,心脏兀自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那种凌人的气势实在太厉害了,无论是诗句寓意还是字迹笔锋,都不受纸张束缚,传达出重重压迫之意,
就连王庸这种见惯血腥的人,都难以抵抗其中的凛凛杀意,
之前王庸说天意如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