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斩邪 > 第四百八十九章:家族人脉,百废待兴

第四百八十九章:家族人脉,百废待兴(2 / 3)

想了想,陆清远道:“公子,这事我得禀告家父。”

陈三郎点点头:“正是如此。”

陆清远心中明白陈三郎之所以不直接找父亲,自有用意,也不多说,在父亲面前,根本不用提及是陈三郎的意思,而是委婉建议即可。

陈三郎又问道:“清远,你在工房之中做事,可还习惯?”

陆清远是标准的科举出身,所学所读,乃是四书五经,和“工”这一块颇不搭调。

“工”者,工匠工艺是也,囊括方方面面,在传统眼光中,颇不受重视,许多做工的人,都是“苦力”的同义词,地位不高。

让陆清远坐这个位置,在六房中,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陈三郎用他,一来是锻炼,二来也是看中其在武平县的政绩出色,采矿炼矿,锻造那些,都是“工”。

陆清远当即回答道:“劳烦公子关心,工房诸事,恰中我怀,正好一展抱负。”

这话倒不是虚伪,在陈三郎治下,其实工房的待遇一点不比别的房差,有些方面反而资源倾斜。

因为陈三郎的战略方针,有两大重点,一个是“农”;另一个就是“工”。

农业不用多说,民生根本;工业也不遑多让,无论是基础建设,还是兵甲装备,都与工业息息相关。

为此,陈三郎广招工匠,木匠铁匠泥水匠,但凡有一技之长的,都收。不但收,而且待遇好得很,很是让人眼红。上年纪的,难以亲力亲为了,就当师傅,又招收大量少年来当学徒,跟随师傅学艺。

这些措施,在泾县的时候就已经开展了的,只是一县之地,所容有限,只能算小打小闹;到了崂山府后,才开始具备了规模;而今入主州郡城,方针不但不会变,更会把规模搞得更大。

如此一来,陆清远的作用性可想而知。

“那就好……嗯,就这样吧。”

“公子,我先告辞。”

陆清远离开后,陈三郎又分别把周何之宋志远他们几个叫进来叙话。说的,都是对于该房事务的一些宏观策略问题,也就是大方向。

这个,决不能偏移。至于具体细务,则是他们的事了。

从周何之到张博,一个个都显得精神抖擞,干劲十足。

这是最坏的时局,却也是最好的时局——对于他们来说,如果不是天下大乱,他们根本不会有今天。

此话说得诛心,却是事实。不管是接受还是抗拒,都是事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