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3章 李道宗赢了?(3 / 4)
楚。微臣敢打包票,您要是选了他为先锋,定然会师老无功!”
郭业如此说话,表面上看,当然是强词夺理。但是实际上,他这么说,还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就是后世的记载。
在历史上,李二陛下初征高句丽失利,最大的原因,就是在安市城下受阻。而安市城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李道宗无能。
当时,唐军堆土为山,马上就要破城了,就因为李道宗部署上的疏忽,功亏一篑。
现在虽然历史已经改变,安市一战成名的杨万春更是到汉城去了。但是谁知道江夏王会不会因为一个别的疏忽,让唐军重蹈覆辙?
好吧,就算江夏王真的小心谨慎,此行没什么疏忽。那郭业刚才那句话,会被人拿来打脸吗?
还是不可能。
高句丽那可是硬扛了隋炀帝百万大军三次,在历史上,后来又硬扛了李二陛下两次的国度!
要灭其国,哪有那么简单?
后来大唐能灭高句丽,是多种因素构成的,可不单单是军事之功。
高句丽人最擅守城。此次出征,百分之九十的可能,会顿兵于某座坚城之下,最后被迫退兵。
至于此战到底算是赢还是输,这个课题,到了千年以后,就能养活不少的历史学家。
所以说,刚才郭业不过是说了一句正确的废话,只不过把被迫退兵的责任,先推到了李道宗的身上。
当然,李二陛下可不知道郭业心里那些弯弯绕,他怒道:“大胆!朕还没出兵呢,你就诅咒此次师老无功,到底是何居心?”
“陛下息怒,微臣此言,只是就事论事,绝无诅咒我大唐之意。那李道宗的确是本事不咋样,他当先锋官,肯定……”
“胡说!江夏王有什么本事,朕还不知道?他打仗的本事,绝不在你郭业之下。秦国公,你这第三条理由,根本就不成立。”
李道宗大喜,道:“知我者陛下也。秦国公不光是第三条理由不成立,第二条理由更是胡说八道!”
“哦?那是为何?”
“咱们把话敞开了说。不错,我手下的军纪是不怎么样,但那是因为我贪财吗?”
唰!
他的话音刚落,群臣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那目光中的含义不言自明——你江夏王不贪财,谁信啊!
“呃……好吧!”李道宗挠了挠脑袋,道:“我的确是喜欢些黄白之物。但那不是我纵容手下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