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夙凤殿杨妃(3 / 4)
的天策府一系文物们,对这位杨妃最是反感,总觉得她会妖惑圣上。
连带着,杨妃所生的蜀王李恪在皇室诸王中,都有些遭人不待见。
因此蜀王李恪与魏王李泰虽差不多年纪,但待遇却截然不同。李泰能够继续承欢父母膝下,而李恪则即将远离长安,就藩蜀中开府。
杨妃见着李二陛下静心看着报纸,貌似听见刚才陛下口中提到了“郭业”二字,心中不由想道,这郭业不就是陛下让其陪恪儿就藩,出任恪儿的蜀州大都督府长史一职的那人吗?
当即,杨妃也对报纸上的内容上起了心。
约莫过了一会儿,她旁敲侧击问道:“陛下,这报纸上都说了些什么啊?什么郭业斗酒诗百篇呀?莫非这位郭业还是满腹诗才之人?若真是如此,那有郭业在蜀中帮衬恪儿,臣妾倒是可以安心了不少呢。”
问了一大通,却如石沉大海一般,愣是没有得到李二陛下的回应。
李二陛下还是一如既往,低着头看着报纸,久久没有出声儿。
大概过了半盏茶的功夫,杨妃有些神游外物地托腮靠在桌角静静地望着李二陛下之时,突然——
“哈哈哈哈,好,好极了,妙,妙极了!”
李二陛下猛然抬头,连连放声大笑起来,一副意犹未尽得样子,轻弹了几下报纸,赞道:“好一个郭业啊,莫非朕也看走眼了?泰儿赠其‘诗怪’,文成赠其雅号‘郭劝酒’,应景儿,极是应景儿啊!”
杨妃被李二陛下突然发疯吓了一跳,装成惊弓之鸟的小女人状,然后可怜兮兮地问道:“陛下,你倒是跟臣妾说说啊,这报纸都讲了些什么?什么诗怪?什么郭劝酒?臣妾怎么听得迷迷糊糊呢?”
李二陛下又被杨妃的卖萌逗得满心欢喜,哈哈笑道:“你听听,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何等的超然洒脱之境?好诗,好诗啊!”
“还有这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爱妃,你再听听这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此等英雄豪迈,也只有上过阵杀过敌见过血的郭业才能作得出来,换做集贤诗会那些十年寒窗苦读的士子文人,估计难有此等意境啊!”
“哈哈,你再听听这劝酒之句,劝君一杯君莫辞,劝君两杯君莫疑,君叁杯君始知。光是劝酒就能劝出这么多名堂来,哈哈,当真不愧为郭劝酒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