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陈王西征(4 / 5)
.
思量了足足三日,刘渊终于降下诏来,以陈王刘珩为征西将军,统军攻韩,全据凉州。徐晃、马超、段凌这些熟悉凉州事的之良将为辅,王昶、郭淮等二代随军,又调了二十余名羽林郎加入征西大军充当基层军官。
刘渊,是要给大夏的军队注入新鲜血液,积极培养二代将才了。
夏国前期支撑着的将帅,如须卜赤弇、乌樾、贺兰当阜这些人,都老了,如今基本都是挂着虚职,在长安城中养着老。似万俟槿,戎马一生,身体隐患颇多,经过乾德四年的苦战,是彻底垮了,如今在长安府中几乎守着药罐子度日。
当然弃用这些功勋重将,也不排除刘渊心里的对功臣的忌惮。尤其是须卜赤弇,自刘渊崛起于美稷至今,南征北战,以其军功最高,在军中威望最高,年纪大了的刘渊,疑心很重。
刘渊自我认为,将爵将们养在长安,也是为他们好。戎马倥偬,甚是辛苦,后半生能安度已经不差了。否则,刘渊怕自己也干出些“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事来,即使距离天下平定还遥远得很。
任用刘珩,虽然避免不了一些人的猜测,但以陈王为主将,仅针对平凉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当然,对派遣刘珩,刘渊也是有所保留的。刘珩曾上请将梁兴、杨秋这样的老部下调拨至西征军中,被刘渊拒绝。不仅如此,连与之关系亲近之将校,基本也未与之。
对刘渊这种“防备”,暗地里,刘珩难得地哂笑应之。不多言,率着王双等亲军,走马上任,统军西向。
在刘珩受任之时,刘渊还下了一诏,进行了一项调动。皇甫郴、皇甫郦两兄弟,被平调至并州,充任于镇东将军素利麾下。
外人看不出什么,但知晓内情的人,都对此表示关注。尤其刘瑞,他心里明白,刘渊这是在警告他!
......
蓝田大营的夏军,都是夏国精锐,是胡夏在关右除了长安驻军外最大的底气所在。
刘珩统军,自长安出发,沿着渭水,走当年西进凉州之旧途进军。上下将校,意气风发,士气高昂,亟欲于平凉之战中建功立业。刘渊极重军功,在夏国,最快的上升途径,莫过于拔城斩将。
但刘珩之进军,却是一点也不着急,行军甚是缓慢,每日行军不过五十里。排场亦摆得十足,时而升帐,煊赫他陈王的威风。兴致来了,还带人游猎一番。
刘珩的表现,让随军诸将甚是不满,包括镇军将军段凌,陈王刘珩,似乎无心于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