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盖城池,建房子,忙的不亦乐乎!(3 / 4)
证,让你们一家子可以永远在一起,再也不用流离失所,再也不用颠沛流离去遥远的远方挣那么一点点的银子,你们都拿回去。”
下面的百姓没有一个人愿意拿回去,“我们不拿,”
“对...我们不拿”
有钱都不拿。想想这些百姓有多心寒,苏心打听过,从前这里也来过这么一个人,也说过这番话,可是最后这里土壤匮乏,什么都不生长,只好背弃承诺离开这里。
被抛弃过的人,总是患得患失,“我保证。如果我不把这里发展起来,我就不会离开,这些钱你们拿着,朝廷既然派我来,就不会不管这里,你们若是相信我,听我的,就把钱拿回去,不是白拿。你们还要帮我许多忙,听话。”
苏心亲自把银子放到老太太和小子的手里,那些人这才感激的拿了回去,
苏心想着,既然城池完毕,就要开荒种田,之后是经商,大抵如此。
......
这一日,苏心研究了好久。也问了许多百姓,到底这土壤能长出什么来,那些人说除了糯米啥也都没得。
苏心对于种地就不太懂,“黎冉,你家就在怀瑾河对面,你可知道,那边土壤最易生长什么?”
“怀瑾河怪异的很,在我们那边什么都可以的,跟雪国没什么区别,但是怀瑾河这边就有些奇怪了,”
苏心整整想了好几日,突然,她开了窍,“你们说,糯米最多见,那我们就不如把糯米加工,然后拿出去卖,或者换点别的。总比我们整日吃糯米强啊。”
古大哥说道,“可是,这里离街市太远了,”
“这里不是常有大历的流民么,这样,我们写出公告,在这里成立个集市,所有人都可以拿到集市来换,或钱或粮,皆可,如果他们愿意,还可以在这里建房子,做我们雪国人,我们还要成立衙门,可以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
苏心满眼放光,说的头头是道,所有人都觉得跟着苏心果然跟对了人。
这个方法果然凑效,公告贴出去没两日,就来了许多人,带着毛皮的,带着药材的,这怀瑾河这里是挺奇怪,雪国到处可见的药材这里都无法生长。所以苏心怀疑那河水有问题。
百姓按照苏心的说法,将糯米做成糕点,甜的,咸的,有的手巧的,还做出了许多动物的形状,这东西在大历是没有的,
所以很多大历人都觉得很新鲜,吃起来口感也好,软软糯糯,一下子给这个闭塞的怀瑾河一代开了条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