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西洋 下(2 / 3)
是黄河中下游平原,历史上是不停地泛滥和改道,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据统计,在1946年以前的几千年中,黄河决口泛滥达1593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其中穿林北腿还贡献了一次人为的泛滥……
有可能是这个原因,赛里斯人把技术点数点在了“大型工程”上面。
而地中海根本没有这种破事,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运气,弄个严实一点的澡盆说不定也能横渡这个大澡盆。
有了这样的大澡盆,物质和思想上的交换更容易发生,也更容易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治和经济实体。
所以很自然地就有了一个环地中海的罗马帝国。
然而只要稍稍读过罗马帝国史就知道,这个环地中海帝国从“真-屋大维”开始在体制设计上很有问题,尤其是继承制度。
因为罗马人的继承制度就是没有制度,而没有制度正是最坏的制度。
罗马帝国所谓的“元首制”不同于东方赤裸裸公开的君主专制,而是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君主专制,靠元老院授予尊号而建立起来的元首制。
这就决定了罗马皇帝不可能指定帝位传承的法律条文。因此罗马元首制的帝位嬗递为强势军事将领创造了左右皇位的广阔空间。最后罗马军队甚至任意废立皇帝。
从奥古斯都到君士坦丁364年的历史中,共有59人获得皇帝称号,平均六年多发生一次帝位更替。其中只有12位皇帝自然死亡,剩下的都是非正常死亡,帝国自然是一片混乱。
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大一统王朝前中期有这么乱吗?可见这就是一个体制问题。
我们的袁大师由此有了一个非常因吹斯听的历史推演,如果罗马帝国不是那么乱糟糟的,汉王朝多了那么一点进取心,那么很有可能世界岛两端的东西两大帝国可能早个一千多年就打上了交道……
把目光转到世界岛的另一头,华夏文明是一种大河文明,而大河文明对于大河流域之外的事情不是很关心,也没有必要关心。
尤其是一旦过了朝气蓬勃的王朝早期,等到官僚体制稳固下来之后,统治集团就会缺乏一种向外探索的动力。
而且赛里斯人还不是一条大河文明,而是两条大河加无数条小河文明。
于是袁鸿渐同学得出了两个后世会被“皇汉”们喷死的历史观点。
第一个,如果满清没有入关,一个汉人王朝是否会突破大河文明的限制,这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