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重生美国当大师 > 第一百五十三章 黑学校

第一百五十三章 黑学校(2 / 3)

了伙食补贴之外,根本没有工资。这被当时进步人士视为“滥用童工”的“血汗工厂”。

不过在某些人眼中的资本家穷凶极恶的“剥削”,却成为当时上海周边地区平民眼中的“福音”。

因为在送子女进校的父母们看来,这就相当于为学生找到了毕业后的出路,不但不用出钱,还不用担心子女毕业之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要知道,当时让孩子去当学徒,父母都要送上一份厚礼才行。相比之下,胡华学校的条件真的是优厚无比。

另外,胡华学校提供的伙食对当时平民来说简直可以称之为奢侈,早餐有一杯牛奶,午餐有一颗鸡蛋,晚餐保证有荤腥,还发放零食和点心。而且这些伙食菜单都是由学生自行研究拟订,并且轮流派人采买烹调。以至于后来胡华学校开办了附属餐厅和食品加工厂。

因此胡华学校第一次招生的场面就火爆无比,原定300个名额居然来了将近5000名申请者,最后不得不再增加了200个名额。

胡华学校不但受到了平民阶层的欢迎,也因为培养出来的学生功底扎实,技术过硬,几乎不用培训就可以担当工厂技术骨干,于是成了当时企业主和厂方眼中的香饽饽。

1925年,第一批三年制学生毕业之后供不应求,甚至有人私下给学生开出了高额补贴以此争抢人才。

受此鼓励,袁燕倏先生等人不但在江浙地区开办了分校,甚至还把分校开到了天津、武汉、广州和重庆等大城市。而当时全国各地的民族资本家和教育家们也借鉴“胡华模式”开办了各式各样的技术学校。

抗日战争时期,很多胡华学生来到了延安,在那里他们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也开办了一所工业类的职业学校,被人戏称为“胡华延安分校”。这个消息传到美国国内的时候,胡佛夫妇欣然为这家学校募捐了十几万美金的善款。

根据建国后的不完全统计光是被胡华学校培养的高级工程师就有万人左右,中级工程师更是高达十万人以上,技术工人和学徒根本不可计数。

胡华学校还开设了好几家校办工厂,主要生产玩具、食品、服装、自行车、搪瓷产品和五金工具等等这类轻工业产品,其中玩具和服装甚至远销国外。

胡华牌自行车和人力车更是成了享誉国内的名牌产品,早在三十年代除了滚珠轴承这样的“高科技”零件之外,其余部分全都完成了国产化。(笔者注:在原本的时间线上,直到建国上海生产的自行车主要零部件,甚至包括挡泥板和车铃全都依赖进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