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等等看(2 / 3)
折磨”之后的袁大师。只不过八个小时之后,他就成了那么地可怜兮兮,那么地奄奄一息,那么地“何须马革裹尸还”。
不得不说,这三张照片对比强烈,让人一眼难忘。尤其是当读者意识到这是同一个人的时候,那种强烈的同理心和同情感在心中油然而生。
只要还是“人”,那么看了这三张照片之后,不管我们的袁大师犯了什么罪,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中国人是无辜的。
而我们的艾纽卡小姐姐看得更是锥心刺骨不能自已。对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纸来说,见到爱人(目前还是单相思)受难时候心中的那种痛苦真是难以用文字来表达。
要不是她一直身处在这种危险环境之中,意志力早就锻炼得比一般女孩纸坚强得多,不然第一时间就冲出甜品店直奔警察局了。
头版文章可是赫伯特-普利策先生亲自操刀写的。他老人家也是豁出了自己这将近一个甲子的功力,文字端是老辣无比,内容更是劲爆得不得里个了。
袁燕倏的被无辜逮捕和被刑讯逼供那就是美国民主制度的倒退,美国司法体系的黑暗,美国人民的耻辱,而且这还隐隐地牵涉到了民主党的一个大阴谋……
不过有了这三张照片,什么倒退、什么黑暗、什么耻辱,还有什么大阴谋都已经不重要了。毕竟人都是视觉动物啊。
别忘了,《世界报》当年就是以具有极大煽动性的“黄色新闻”起家的。二十年前,赫伯特-普利策先生还年轻的时候,这种玩意写过不少。所以他现在写起来那是一个驾轻就熟,完全找到了当年感觉,算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了。
《世界报》就靠着这么一篇文章把包括《纽约时报》的其他家报纸给比下去了。
比如说《纽约时报》。
这次美国新闻界的传奇人物-范安达主编先生确实有些缩手缩脚了。原因么,因为《纽约时报》的老板是个彻头彻尾的……犹太人。
这位名叫阿道夫-西蒙-奥克斯(adolph simon ochs)的犹太报人于1896年接手的濒临破产的《纽约时报》。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丈人是一位在美国犹太人圈子里面十分著名的拉比,同时还是美国改革犹太教的知名领导人和希伯来协和学院的创办人。
不用说了,他肯定是支持民主党的。虽然奥克斯先生确实不会主动干涉主编和记者们的报导倾向,可是为他打工的主编和记者们总会有点顾忌。
所以《纽约时报》不但把袁燕倏相关新闻放在了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