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知遇之恩(2 / 4)
不要有什么思想包袱,回去考虑清楚再回答我,一天不行的话,就多考虑几天嘛,我是有耐心的。”
对于有才能的人,韩东一向是比较宽容的。虽然对于一个人来说,能够得到韩东的邀请,绝对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但是韩东也不想勉强任何人。再说了,韩东这样做,也是要收李鸣博的心,这样子一旦李鸣博答应下来,肯定会全身心地投入接下来的工作之中。
收揽人很简单,但是要收揽人心,则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特别是要想收揽有能力的人的心,就更不简单了。
两人边吃边聊,午饭吃了大约有一个小时,随后韩东便让李知秋开车送李鸣博回去。
李鸣博坐在车上,有些心不在焉的,他脑海之中一直都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一方面是自己喜欢从事的学术工作,另外一方面则是充满了诱惑的青云直上的仕途之路,让他心中十分地纠结。
李知秋把李鸣博送到楼下,留下了联系电话,便掉转车头返回市委。
李鸣博站在楼下看着李知秋的车子逐渐驶远,久久不动。
“我这颗心已经不平静了。”良久,李鸣博自言自语道,转身上楼。
回到家中,李鸣博立即给老婆谢贞打了个电话,将事情经过讲了一番,道:“韩书记请我去市委工作,你说我该怎么办?”两人的感情很好,有重大的事情,李鸣博都要跟老婆谢贞商量。
谢贞听了李鸣博的话,没有直接给出建议,而是道:“你觉得去市委工作,有前途吗?”
“前途当然没问题,我虽然跟韩书记接触得不多,但是也感觉到韩书记是很真诚的,对身边人都很不错。而且韩书记年富力强,将来会走得更高,跟着韩书记工作,将来肯定也不会太差。”李鸣博这是实话实说,正是因为这样,韩东的邀请才对他充满了极大的诱惑。
谢贞又问道:“那你觉得如果继续留在学校,将来能有多大的成就?”
李鸣博顿时沉默了,许久才开口回答,语气充满了落寞:“这个很难说了,国内这样的学术氛围,要想真有一番大成就,很难、很难。”
这时谢贞又问出了第三个问题:“那你认为以你的知识、理论,在市委工作和在学校里面搞研究,哪方面更容易对国家、社会、人民带来更直接、更有利的好处?”她就像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正在引导一个聪明好学的学生就一个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
李鸣博犹豫了片刻,道:“从目前来看,只怕跟着韩书记工作,反而更能够起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