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朱由菘有妙计(2 / 3)
道。他们是没有见到过清军的凶残和不讲理。因此一旦到时候朝廷和多尔衮签署协议后,这帮人定然会眼巴巴的看着自己撤军。
那山东河南两地,怎么能够撤离,一旦撤离,自己一点缓冲的地带都没有,因此朱由菘想到这个问题,就决定让户部准备二十万内务部军服,也就是衙役的服装出来,调动到华北军区去,让哪里的四个军全部换上这种军服,到时候,也算是堵住天下文人的嘴巴。
高弘图掌管户部,照理来说,他应该是在户部上班,但是,因为同时他也是议政处六大臣之一,因此,一般情况下,高弘图都是在议政处,而不在户部。
议政处本来就距离御书房没有多远,不过片刻的功夫,朱由菘就来到了议政处。
五个人,都正在办公,朱由菘和大家打好招呼后,就直接来到高弘图面前。
高弘图见到朱由菘到自己面前,心中已经明白朱由菘找自己是为了什么事情。
“皇上,二十万服装,已经准备了三分之二,其余的,微臣已经下令各地纺织加紧生产,估计还有十几天就可以完工。”
三分之二,那也就是有十几万了,听到这话的朱由菘低头想了一下,随即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后说道:“将已经生产好的物质堆积到江北,一旦清军同意我们的谈判并且支付了三千万白银,服装立即运输前往山东河南。交付阎应元。”
“微臣明白。”高弘图应了一声。当即将这个事情记载心上。
北京城,皇帝的诏书已经下来了。这份诏书,说的直接一点,其实就是多尔衮的意思,范文臣执笔的一份圣旨而已,上面的内容,大概就是,为了和平,大清国愿意和明军从此不在动刀兵,双方以河南、山东为界,从此各自行政。而为了稳定边界发展,大清国愿意吃点亏,用六千万白银,获得山东河南明军不设防。从而达到两国边界永久和谐。
尼玛,好好的一份文书,一份强盗逻辑,在范文臣这人手中,硬是成为了大清国吃了好大一份亏一样。
这话说出去,范文臣都觉得有些丢人。
摄政王府衙,多尔衮今天在接过圣旨后,就回到书房中,开始给索尼书写密信。
根据范文臣和自己的商议结果,清军和明军谈判协议签署过后,明军在获得第一批三千万后,要在十五天内,将军队撤出河南山东,换上衙役。而清军,将会后退十公里。
这是第一条,第二条,那就是希望明军能够协助清军剿灭海盗,毕竟这段时间,海盗实在太猖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