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张家老祖,清水仙人(2 / 6)
,相必是搬空了国库,即便那时国库没多少钱粮,内库总还是有的。有了这许多银钱支持,足以使得任何一家书院兴盛……而鹿鸣书院发迹时间,恰好吻合,就连地点也相差不大。”
“前朝颓势,并非朝夕之功,而是早有预兆,前后历经六十年动荡,大厦将倾,宗室中人不可能看不出来,相必早就准备好了退路……各种迹象都有所显示,这歌推论并不离谱。”
“若是鹿鸣书院本就是宗室中人预备的一条退路,就说得清了!”
正思索间,隐约听到左前方不远处传来琵琶声,铮铮有力,似是军乐。
于是就循声而去,这里的道路曲折蜿蜒,周迅也乐得在此转悠,又走过一座拱桥,绕过几座厢房,终于来到琵琶声传来之处。
这里应是一处花园。
四周都是开满水墨色的梅花树,池水都是墨汁,除此之外,再无旁的花草,这片天地仿佛就是一幅水墨画。
在墨梅树下,池水边,有一玄衣黑裳男子,约莫二十许,侧对着他,跪坐石板上,怀抱琵琶,专注地弹奏着。
他的对面,一位少年公子哥儿,同样跪坐于石板上,右手拄着下巴,听得入神,不时拿着折扇,“哒哒”,敲击着节奏,听到感人处,更是潸然泪下,似乎触动了心弦,想到了悲伤之事。
一曲又一曲,两人一奏一听,恍若无人,更不曾顾及到旁听的周迅,或许是发觉了,但不愿中断这场演奏。
周迅也是随意找着一处还算平整的岩石,拭去尘埃,侧躺下来,一同听琵琶声阵阵。
良久,曲终,人未散。
听曲的那少年公子哥已是泪流满面,感叹道。
“老祖的曲艺,可以入药了。听着这一天的曲,我的病都去了三分。”
弹奏的男子抱着琵琶站起身来,笑道。
“你这小子,生得好一张巧嘴,说吧,这回又准备打什么主意?先说好,我这里可没有什么丹丸给你吃的!”
那少年郎却道。
“说不知这八百里内鹿鸣书院隐居着两位仙人,老祖您清水丹房的名头犹在白露仙子之上,怎么就匀不出几葫芦的灵丹妙药给晚辈尝尝鲜?”
他却是打着清水仙人炉中丹药的主意。
清水仙人笑骂着。
“好个淳朴的后生,你这讨债的子孙,那丹药也是混吃的,还几葫芦?没有,没有!”
少年郎不依不饶地说。
“几葫芦没有,几粒总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