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 华裔的标杆?(2 / 4)
——黄家,则来自南非。一个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废止种族隔绝制度的国家。
如果非要有一个美国华人的标杆的话,樊仲坤个人更希望是林克,而不是黄家。
他觉得,黄家的创始人也许因为是在种族隔绝制度下成长,已经对华人这个印记很淡漠。比如,黄家顺应巴菲特提出将遗产捐出去的倡议,听起来似乎很好。但在他看来,那未必不是为向美国主流社会的一种无条件妥协,目的仅仅是让黄家真正融入美国的上流社会。
那样做似乎没有毛病。但现实是华人这个种群从没真正有机会融入过美国这个国家,美国前五百名的美国富豪,也仅仅只有七十多个相应巴菲特的号召。
黄家那样做,是不是太急了点?
那样的家族,他不认为适合成为美国华人的标杆。
而林克却不一样。
林克之前的所作所为,让人看到他有一种与对华人不公的对抗勇气。而且他似乎也有那样的力量。
他觉得那正是现在整个美国华人种群所缺乏的。
所以他认为,林克更适合成为美国华人的标杆。
只是可惜,现在看来,林克对此并不热衷。而且也有人不愿意看到那样的事实。
林克可不知道樊仲坤竟然想的那么多。他只认为他今天来过了,也算是给了樊仲坤面子。他在接待处再次留下一张五百万美元的支票,然后就走出了俱乐部。
在等直升机的期间,樊仲坤对他说:“我计划在加州其他城市开设一些分店,你能不能再提供一些牛肉给我?”
林克想了一下,问:“你要开多少家?”
“今年可能会开十二家。在加州十二个人口比较多的都开一家。”
十二家一天大概要四五头牛。林克想了一下说:“可以。”
“那其他的蔬菜和肉类,如果你的农场有,也一起配送,没问题吧。”
“当然没问题。也是现在给你配送的东西。”林克笑着说。“再过一段时间,那些农场的有机食品认证就该批下来了。也许我会在汉斯农场扩大蔬菜的种植面积。种类会多一些。”
虽然他现在已经有了几个农场出产的农产品的销售计划。但樊氏是他第一个合作的对象,加上他们需要的量不会影响到他的计划,也没必要抛开对方。
樊仲坤开玩笑地说:“那么葡萄酒的供应,能不能再优惠一些?你知道中餐厅的生意竞争很大。多让我赚一点?”
“那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