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湛然此时意(3 / 6)
现实,立足现实,然后在此基础上,愿己愿人,天天向上。
“承认现实,立足现实”,这是极为重要的一点,任何不理解这一点的,都会与孔子的核心,背道而驰。
“承认现实”,就不会遮掩鄙陋。
所以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世界不可能人人都一样,而不一样,就意味着有差别,而这差别,在孔子眼中,就是可以学习的地方,“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可以从中照见自身,让自身有所改进。
所以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我小的时候,出身底层,家境寒微,为生计故,所以会不少下苦的执事。——别说那个上下等级较为森然的时代了,就是数千年之后的后世,又有多少人,能坦坦然然地说出这样的话来?
“立足现实”,就不会对己对人,要求太高。
就如端木赐救人与子贡救人的事例一样,子贡救人收受报酬而端木赐救人不收报酬,孔子表扬前者而不表扬后者,就是因为,后者不是不值得表扬,而是天下绝大多数的人,做不到这一点。
把“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情拿出来,作为标竿,久而久之,这个标竿会让所有人都视若无睹,从而彻底废掉。
以被称为“亚圣”的孟子为例。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话真是会让许多“民”大为鼓舞,为啥?最“贵”的嘛!
但现实不?
如果真的“君为轻”,那谁的脑袋被驴踢了,好好的贵民不做,去做这个轻贱的君?这句话的本质几乎就是在说,你越是往上爬,层级越高,就越是卑贱。
这从根本上,否定了所有人奋斗和努力的意义。
所以,这话,哪怕是“民”,也只会是最底层再无可后退的那一层的民才会拿出来宣讲,而稍微有点身份地位的,可以向着前方前进的,都只会是无视这句话的。
其实,就算是最底层的那“民”自己,哪怕是宣讲着这话,自己深心里,也是不可能认同这句话的。
因为这话本质来讲,就是错的。
是不立足于现实的。
这话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其意义就在于提出了这样一个振聋发聩的思想,对所有受压迫的人来说,是一剂兴奋剂,但兴奋剂可以偶尔用一用,有振奋精神的作用,若长期用,那这人,必定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