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我等你三百年(3 / 5)
他会吗?
以前的事实已经在这里摆着了。
不是舍不得什么的,而是……
根本就没道理往这个方面想嘛!这世间众生,好好坏坏,生死荣枯,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只要不是天崩地坏,这个世界只剩下他一个人就行。
……
方天从“生命之树”那里获得的“我道六境”,第一境就是“空寂离尘境”。
对这一境,方天有自己的理解,并已经踏出此境,进入第二境了。
但是随着对这个世界认识的加深,方天到现在,已经完全明白了,对于这个世界的核心阶层来说,其根本的处事方针,就是“离尘”。
游离在这个尘世之外。
——虽然,他们生活在这个世间。
其实,以这样一个方式走下去,就是前世华夏传说中的“仙”啊。
仙者,逍遥。
世间好,笑呵呵,世间坏,笑呵呵,人间轮回,于其而言,不过是弹指游戏。
就像传说是吕洞宾修仙后写的那首诗:“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对于这样的存在来说,世间荣枯,又岂会入眼?
想着这些,方天心中的某些脉络,越发清楚。
但是,却又有疑惑升起。
若情况真的是这样,那么,“梦”中的那位存在,又怎么会不知跨越多少“千山万水”的距离,来问他什么是“为天地立心,为生灵立命,为往贤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莫非,在这个世界,以“离尘”的方式走着走着,走到某个高段,或者说顶端,居然也遵循着“阴阳之道”,来一个阴极阳生,阳极阴生,物极必反?
不反,则无法继续前行,无法再走得下去?
这个猜想,方天当前还无法证实,因为层次还不够,远远不够。
若照往常惯例,这个疑问是会被远远抛却于意识之外的,但是这一次,方天却破例了,在此疑问产生之后,方天第一时间,把它列为日后长期的思考对象。
而当下,方天想着一路走来,尤其是晋入法师、初法,中法的几次转折点。
那些转折点,都是他“心”的构建。
“心”,其实也就是道路,找到了路,找对了路,才能继续往下走。
不然,怎么修炼,都是在原地转圈圈。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道路”,到底是由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