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岛上一处小楼立(2 / 5)
的方便。
这个时候,在这种房间中,方天不把这个东西弄出来,那简直就是不可原谅。
“嗯,丫头,这样吧,咱们先到屋顶去。”方天对小loli说道。
其实应该是楼顶。
但是这个世界目前为止,没有“楼”这个字,当然,其代表着的,大概也就是没有“楼”这个东西。
走出这个侧间,边上不远就是旋转楼梯,一转,二转,三转,三转之后,两人就到了三楼。三楼是普通的房间构造,但是内无隔间,外无遮墙,直白点说,就像一个放大版的亭子。
和方天前世诸多公园里的亭子没有任何区别。
亭中显得很空荡,于是仅有的二物,就显得相当晃眼。
一是圆桌和小圆凳,和地面连在一起的,当然,圆凳也是很常见的树根形象,在这些东西上面,抄袭前世的某些小创意对于方天来说简直是必然,
可以说,完全是情非得已、情不自禁,如果用一句歌词来哼唱的话,那就是,“叫我怎能不模仿?”
站在现在的高度,以方天现在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中的日常用具,就会发现这些东西一个很明显的发展线条,一是应合需要,二是“养眼”。
是的,前世方天来的那个时代,各式家居日用小工具,在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已经越来越向着“养眼”的方向发展了。
东西好不好卖,许多时候已经不取决于“好不好用”,因为这已经是基本必要条件,不满足这一点的,根本都不必出来晃。而出来晃的那些,拼的,就是“谁更养眼”。
谁更好看。
色彩、质地、造型。
不止是家居日用。
就如外面道路上的垃圾筒,如果一条公路上的几十或者百十个垃圾筒,造型分别是奇形怪状的各式人物,比如伸着舌头的爱因斯坦啥啥的,又或者弄上世界一百种最特色动物什么的,总之此类造型的……
这种垃圾筒,必然比传统的平凡无奇的垃圾筒更“适用”,因为同样是垃圾筒,它有着更多的功能和作用:
一、本职,装垃圾,在这一点上,它并不会逊色于传统垃圾筒分毫。
二、副职,普及各种百科式文化,而且完全可以在普及的过程中,通过种种夸张造型,创造新奇及喜感。
三、兼职,城市道路导向,一个城市,道路交错,什么上海路南京路,又什么中兴路民主路,让人头晕。如果仅仅依靠随便一条路边的随便一个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