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原始文明态(3 / 5)
不过这样的“纸”,易开裂,难折叠,厚薄亦难如人意,总而言之,就是使用起来,种种不方便。那怎么办呢?——凉拌!
把这树皮,扔到水里,搅拌!
不停地搅啊搅,拌啊拌,让其分解。把水解后的碎絮捞出来,摊开,压扁,晒干,就得到纸了,100%纯正的纸,不打一点折扣的。
简单不?
就这么简单。
谁说不简单的,拽衣领拖着连人带衣一起扔到洗衣机,不,进化机里,加速进化个一百亿年,再出来说话。
总之,所谓“造纸”,那基本的过程,也就是这样了。
不过当然,在这个基本过程的从始至终,从前到后,有种种种种种种种讲究。一点不讲究,也可以,不过造出来的,只能是最劣最劣的纸。
要想把纸造得好一点,再好一点,再再好一点,再再再好一点……
注定需要一点点地讲究起来。
把“造纸”过程的每一步,都讲究着。
比如说,最开始的,造纸原材料的选择。
树皮嘛,这个大家都知道。
但是,哪种树皮更好一点?杨树皮还是柳树皮?桑树皮还是梓树皮?又或者10%杨树皮+20%柳树皮+30%桑树皮+40%梓树皮的复合?
树皮外面的黑质要不要去掉?最里面的白皮要不要去掉?
复合树皮中,几种树皮的黑质是不是要全部去掉?
几种树皮组成的复合树皮中,是不是可以加点草?加点竹叶?加点竹筒?甚至加点竹笋?
等等等等。
这就从简单到不简单了,复杂化了。
看,你头大了吧?
不过却正是“头大之中见水平”,“头大之中见高低”。
不说别的,就这一项,“造纸原材料的选择”,就可以让一个造纸的人,研究终生。
原材料选好了,然后,水解。
是采取捶打法还是搅拌法?
是采取自然腐蚀法还是加料腐蚀法?什么石灰水什么强酸弱酸统统上……
如此,一步一步,每一步,都是一个无尽广阔的天地。
单纯从理论来讲,想要把纸造好,造得很好很好,无近接近“完美”的好,这个人,需要是一个植物学家,一个地质学家,一个材料学家,一个动力学家,一个化学家……
如此这般,近乎无限地“家”下去。
最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