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七章 棋经十三篇(下)(3 / 4)
篇:
“夫弈棋布势,务相接连。自始至终,着着求先。临局离争,雌雄未决,毫厘不可以差焉。局势已赢,专精求生。局势已弱,锐意侵绰。沿边而走,虽得其生者,败。弱而不伏者,愈屈。躁而求胜者,多败。两势相违,先蹙其外。势孤援寡,则勿走。机危阵溃,则勿下。是故棋有不走之走,不下之下。误人者多方,成功者一路而已。能审局者多胜。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听完之后,沙迦的第一要务仍然是把这段话一遍又一遍地牢牢地记于脑海。
其实别说他一个正式的法师且中级法师了,就是方天这样的一个小学徒,也绝对可以轻轻松松地做到过耳不忘,过目不忘,甚至连复习记忆什么的都不需要。
不过,尽管如此,沙迦仍然是数番数番地加深着记忆。
深怕错漏了其中的一点一丝。
确信无论如何再也不会忘却之后,沙迦如前一般,默思着其中道理。
毫无疑问的,这些话语里的任何一句,都是奥妙深长,感受不尽。便如“沿边而走,虽得其生者,败”这一句,在沙迦看来,用这个大院里的那个叫莫里希的魔法学徒的过往经历来形容,是再切当不过的了。
游离势外者,虽得其生,终是落于卑微。且从根本上,就失了走向“正”的可能。
更别说什么立于“正”之上的“权”了。
这种人,如果没有遇上小友,就算给他再好的传承,再好的培养,也是终生无望法师,更别说大魔法师了。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更是旷世之言,和小友以前说出来的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灵立命,为往贤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差相仿佛。
凭此三句话,可以铺平打碎一切前路上的沟渎与阻碍!
在沙迦的震撼与出离震撼中,方天的诵读推进到了《棋经十三篇》的第五篇:
“世有三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学而知之者,有困而后学而后知之者。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后学而后知之者,又次也。”
听完这段,沙迦自忖,他自己就是困而后学而后知之者了,大兄和老师应该是学而知之者,而如小友这般,大抵就是生而知之者了吧?
天才,天才,所谓天才者,得授于天。
沙迦不自觉地回思以往,他以前也会被大兄和其他一些兄弟们称赞为是天才,而有一段时间,他也自认为自己确实是天才。
现在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