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不愿君臣间交恶(2 / 3)
心,学生来前着人安排妥当,估摸此刻应该已经有人畏罪自尽了。”胡惟庸谄媚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奸诈。
“呃?说来听听?”
原来胡惟庸一听朱元璋要彻查张士诚死因就知道大事不妙,若是查出元凶是自己和李善长二人,或许朱元璋会顾念旧情饶过李善长,但能否饶恕自己就难说了。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安排人吊死了看守,还把狱监毒死,并伪造了一封狱监自作主张想替朱元璋除掉后患的遗书。
李善长听完长吁了一口气,夸奖道:“难为你在紧要关头还能妥善处理好此事。”
“都是老师平日悉心教导,学生原本打算一人承担此事,可是考虑到学生还要为老师鞍前马后,无奈之下才让狱监顶罪。”
“你有心了,起来吧。”李善长神情越发放松,语气也变得缓和。猛然他想起一事,脸色突变,说道:“你先回去,我要去王爷那里请罪。”
“老师?”胡惟庸面露不解。不是都安排妥当了吗,这老头怎么还没事找事?
“你懂什么?那女人敢叫王爷查案,必然有后着,我不亲自去请罪,怎能堵住她的嘴。”
“老师睿智,学生不及老师万分之一。”
李善长顾不得听胡惟庸的阿谀奉承,急匆匆来到王府。
朱元璋正在考校朱标的学问,马秀英嘴角含笑听着父子俩一问一答。
听闻李善长求见,马秀英眸子暗了暗,虽然还没有十足把握证明张士诚之死是李善长所为,但通过侍卫的调查,此事十之八|九和李善长脱离不了关系。可惜这个人了,以前确实为了朱元璋尽心竭力,而今却胆敢为了自己的私愤擅自杀害张士诚。这些事朱元璋心里也有数,不过她并没有在朱元璋面前说李善长的不是,而是微微一笑,说道:“李相国劳苦功高,这个时间都还顾不上休息,着实辛苦。王爷快去处理政事吧,我会敦促标儿学习。“
待朱元璋离开,逊影瞧了瞧埋头苦读的朱标,小声问道:“不知王爷会如此处置李相国,您为何还要帮他说好话?”
马秀英合上书本,“毕竟李善长跟随王爷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和张士诚一比,李善长才是王爷身边亲近的人。王爷没有大张旗鼓地提这件事,显然就是不打算杀了李善长为张士诚偿命。我若提出来,王爷脸面挂不住,而且我也不愿见到王爷和臣子交恶,也算是给李善长一个机会。以后此事不要再提了,”
李善长尚不知自己的行为早已暴露,见到朱元璋就跪下痛哭流涕地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