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子俩亲密互动(2 / 3)
抽尿。”
提醒已晚,一泡热尿把朱元璋淋了个正着,他也不恼,笑呵呵地说道:“儿子啊,每次都要把爹爹衣服弄湿,长大要给爹爹赔衣服哦。”
“是你自己不长心,还怪樉儿。”马秀英白了他一眼,让逊影去取新袍子,又让李桂花给朱樉换衣服。
朱元璋不接话,抱起朱标放在腿上,“还是标儿最乖,从小都不淘气,爹不在府里,你有没有听娘的话啊。”
“听,听娘讲故事。”
马秀英忍俊不禁,儿子的理解能力显然和老子说的意思有出入。
朱元璋继续逗朱标,“能讲给爹爹听吗?”
朱标就讲起《三十六计》里的故事,虽然讲得磕磕绊绊,朱元璋还是极有耐心地听着,有时朱标忘记了下面的内容,他还会提点几句。
逊影在旁边听得大为侥幸:幸好马秀英没让她誊写朱标讲的《三十六计》,否则她的手肯定会断。
故事讲完,朱标都有些累了,频频揉眼睛。
朱元璋翘起大拇指,“标儿真聪明,能记住这么长的故事,快去睡觉,改天爹给你请个夫子授你学问。”
哄着两个儿子睡下,朱元璋搀扶马秀英回屋,笑道:“你这三十六计写得很不错,连小孩子都能朗朗上口,我军中许多大字不识的将领也在传阅。”
“不过是集结前人智慧而已。”马秀英可不敢居功,她只是挪用了前世的知识。
说到军中的事,朱元璋就把这段时间的战事告诉马秀英,还得意洋洋地说道:“张士诚就是个贱痞子,我给他面子好言相劝他不听,非要被我打得求饶。”
马秀英早知张士诚上书求和的事,却不知朱元璋狮子大开口要他每年献纳五十万石军粮的要求,“你这有点得理不饶人啊,他不一定会答应这个条件。”
朱元璋胜券在握地笑道:“他两个亲弟弟都在我手中,敢不听我号令?再说他有钱,这点粮食还难不倒他。”
说实话,朱元璋挺嫉妒张士诚的,他比朱元璋起义造反还晚上一年,但其却比朱元璋高出许多。要知道他以前是个私盐贩子,在充满风险与变数的贩运私盐生涯中,他早已建立起自己的人马班底与组织网络。在他起事的最初就有十多人追随,因此他不像朱元璋那样,以投奔别人的造反部队当一个小兵开始,而是出手便自立门户、自成一军。而且在他重新投降元廷后,马上就接管了脱脱以前平叛镇压的东南沿海一带,那些城镇是最富庶的地区,号称膏腴之地,连朝廷的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