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百一十六章 看的还是中国!(2 / 4)
政府推广开的冶金技术,来自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他改进的高炉,采用从炉子下部沿炉周风口吹入预热空气的办法,使原本日产数吨的高炉可以日产十数吨,产能大幅激增。
如果中国的高炉能够完全更改为新式高炉,那么都不需要再有心的工厂建设,心的高炉投产,500万铁产量也不是太过困难的事儿。可未来的市场会是一个买方市场,到时候绝对有人,有大批的人不愿意改革生产技术,因为他们用老方法也能赚到大笔的钱。
这就像后世的小高炉,国家明令禁止要关停的,但到陈鸣从21世纪穿越的时候,他相信中国大地上也依旧有小高炉的存在。虽然那个时代的小高炉放到眼下,绝对是一等一的大炉。
因为这项专利,研究所是发大财了。据说研究所里向那个拢共只有十几个人的研究小组发放了至少500万华元的奖励。但谁都知道,这项专利的真正价值根本就不是这么点小钱。据悉,今后中国的钢铁生产业但凡是采用了新式的生产方式,就要每吨铁提给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5块钱。
从第一年的五块/吨,到第二年的四块/吨,一直递减到第五年的一块/吨,之后就一直是这个价钱,直到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的专利权过期。这可是老大的一笔钱啊。而这里头有两成是永远属于研究组的。
这个消息在报纸上登出来,全国不知多少人失眠,他们盘算着研究所以后能拿多少银子,怪不得甩手就是好几百万,原来这点钱真的是小钱啊,后面大头不知有多少。没有人能知道研究组的组员具体能拿多少钱,但那对于一般家庭来说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十几个人分两成的专利费,那就算每人只有一个百分点,二十年下来每人所得也轻轻松松上百万啊。
这可只是一个人啊。
固然这些年里因为专利而发财的人已经不止一次两次,可看到如此金额,让很多人也忍不住垂涎。
……
时间来到了八月。北方又是一年的冬天。这一年里中俄战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阿斯特拉罕的战事似乎要归于平静了。
巴格拉季昂当初的确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可现在包围已经持续了一年的时间,巴格拉季昂当初的准备再是充分,现在也必须要重视弹尽援绝这一困境了。
大批国防军后续部队的抵到,让中俄之间的战事已经从新阿斯特拉罕附近,推回了图林斯克。即使俄军也再次过来了大批的增援。
亚历山大一世已经返回到了莫斯科,他甚至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