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 陈鸣不是雷锋(2 / 5)
高温。秋天的气候只是比夏天的炎炎烈日好过一些。
那些从周边部族雇佣来的天方土著很喜欢现在的生活,每年早上啃杂粮面包,中午吃点‘老陈’牌的米饭——如果活重的话会额外加一条咸鱼或一碗肉骨头汤,没有的话就是青菜萝卜豆腐+腌菜、咸菜,晚上吃咸粥或者是面包沾土豆汤。伙食条件不算好,活也不轻松,但当地的土著都很乐意干下去。
黄定友已经决心尽快的赶往埃及,但在此之前他也要寻点事儿做,就像这儿,他就想不通到底是什么支撑着这些土著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在这里干下去的?要知道他们每个月只有一块鹰洋。这样的价钱放到中国,三十年前还差不多。
农场的一名基层管理人员向黄定友揭开了问题的答案:首先,这些部族土著在部族当中的生活水准并不高。他们一二百年后的子孙后代大概会花钱如流水——虽然现在除了陈鸣没第二个人知道这一点,但是现在的天方半岛,就是一个鸟不下蛋的地方。连对土地贪婪无比的奥斯曼人,在自己实力最鼎盛的时候都没有想过把天方半岛彻底纳入自己的统治,在17世纪他们的实力还没大幅度衰落的时候的时候,被半岛人从半岛东部赶回中西部的奥斯曼人也没有向半岛的东端继续进发——伊斯坦布尔的苏丹只要求当地的部族向他献出膝盖就行。这就像中国的土司、羁縻州。
实在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恶劣了,大军向东进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还没有半岛中西部的那一座座天方教圣地。
几百年前蒙古人的入侵真的让天方世界精华尽丧,这里的部族,这里的土著,知识上的财富已经丢了个七七八八,现在他们有的只是对信仰的坚定之心,还有那一个个充满了无知的大脑。
天方世界与《阿拉经》是再也分不开了。在古希腊科学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昔日辉煌的数学、天文、武力、工程学等等成就,现在都化作了虚无,他们剩下的只有一本《阿拉经》。所以,这里的愚昧也就可想而知。
而一片被愚昧笼罩的地方,这里的生产生活会是怎么样的,也就可想而知了。
对比他们原先的生活,眼下这种吃得饱的日子,还有工钱拿,已经是好的了。
而且按照他们之间的协定,在五年之后,这些在农场里工作的土著们,还会得到每人五亩的耕地。
这些土地是需要交费的,但是税率很低很低。对比他们原先的生活,这种税率就是真神的慈爱。
所以他们才会乐意享受如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