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中国小民(4 / 6)
了,小日子过的不知道有多舒坦。
黄有田在烟台立住脚后,好几次都回到了老家,都走到门外了,却只是把东西放下,没有走进张家的大门。虽然那不算是他的家,可里头的人是他真正的弟弟啊。
同母异父的亲兄弟。
张来生胆子够大,早早的就跟了朝廷,虽然没当上官,可现在在镇子上做警局局长,那也是光宗耀祖了。张家也抖起来了。
兄弟俩的日子过的都很好地,有儿有女,还都抱上了孙子。
不像他黄老汉,年纪五十有五,眼看着都奔六十了,儿子还二十不到,更没说好媳妇呢。
他当年离开张家,一是因为他姓黄,那后爹对他不算太委屈,可是也亲不起来;二是因为家里没钱给他说媳妇,是真的穷。
但黄有田娶上媳妇的时候也快二十五了。而且好不容易娶上媳妇,好不容易有了个儿子,还被鞑子把家给祸祸了,真正的安稳下来也是在三十好几了,当今的朝廷都打下全国了。
黄有田对满清是一点都不留恋,不说那家仇了,只说这眼下的日子也比满清时候好过的太多了。
他的生意虽然很辛苦,恨不得天天赶集,下雨下雪刮大风也不歇息,奔六十的人了,还操劳不息。但是黄有田的辛苦也真的换来了成功啊,他赚到钱了。
在陈汉,只要你努力去干,不说发家致富,至少不用饿肚子。在满清时候,就算你一天到晚的努力干活,照样连肚子都填不饱。
黄有田年轻时是吃过苦的人,他现在的日子比不上张金来,也比不上张来福,可是比当初的张家真的强的太多太多了。
他现在还努力的干,那不是因为他家就没有隔夜粮,而是因为他儿子在读大学。
是的,不是专科,也不是学院,是真正的大学,翰林院大学。这学费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而他的儿子除了在考功名做官儿的事上有点不随黄老汉的意外,其他方面,他儿子真的没得挑。
只是他儿子今年才刚刚上大二,距离毕业,还要小三年呢。但他们家的前途之光明,那是一个人都能看得到。
现在中国的受高等教育人群的‘含金量’是有点在贬值,但那也要看是哪家学府的。翰林院大学是一般的大学吗?从哪出来的人,就算是一个纯粹的书呆子,也能在学校或是出版社、报社找到立身之地。
只不过黄有田也不能否认,他们这种走村串户的流动小贩的好日子是真到头了,生意越来越难做了。现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