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 世界的波动(4 / 6)
二次动武。
要知道早在十年前,被瓜分了一次后的波兰中小贵族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代表就掀起了一次爱国革新运动。待到法国大革命爆发,波兰爱国者受革命影响希望收复失地,洗刷耻辱,于是就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于1791年通过《五三宪法》。波兰的这些改革运动,遭到了邻国尤其是俄罗斯的敌视。
现在俄罗斯刚刚结束了与奥斯曼帝国和中国的战争,就蠢蠢欲动,准备将战争失利的郁闷发泄到了波兰的身上。
俄罗斯在刚刚结束的战争中,除了在东方大败特败之外,在奥斯曼帝国身上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克里米亚半岛自然不可能全被奥斯曼帝国夺回去,俄罗斯与奥斯曼帝国平分了这个至关重要的地理关键点。
或许很多人都不理解,这么一个处于封闭海域【黑海】中的半岛,能又什么特殊的战略意义呢?
可它就是那么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俄罗斯。
当我们展开一张世界地图,看看俄罗斯的位置,再叠加上海冰范围便不难发现,这个雄踞“世界岛”核心地区的巨大国家面临严重的“海洋困境”。其面向北冰洋的漫长开放海岸线终年被海冰所包围,只有西北的波罗的海有如圣彼得堡这样的少数港口可以使用;而后世的俄罗斯在太平洋方向还有东南的海参崴有一定价值,但现在俄罗斯伸向东方的鹰头已经被陈鸣挥刀切掉了。
俄罗斯的领土上唯一直接面向温暖海洋的港口,只有黑海沿岸。
黑海是一个封闭海域,出口是狭窄的土耳其海峡。而克里米亚半岛处于黑海北面的中央。这里距离俄罗斯的核心莫斯科仅有1000公里远,与后世举办了第22届冬奥会的索契相隔不到500公里。克里米亚之于黑海,就像海南岛之于南海——它甚至比海南岛重要得多,因为南海并非黑海这样的封闭海域。或许我们可以想象在中业岛的位置上出现一个海南岛,那么这个岛控制在谁的手里,南海就是谁的了。
如果看得更远,甚至都不难发现黑海的价值。俄国可以从此进入地中海,进而进入印度洋、大西洋的开放水域。
有这样的概念,克里米亚对于俄罗斯的重要意义也就不再费解。这是俄罗斯的海洋之“窗”。
而回顾俄罗斯历史,从诞生在北方极寒之地,没有海岸线的莫斯科大公国开始,这个国家就一直为追寻大海而不惜流血。
彼得大帝的名言说明了一切:“俄国需要的是水域。”
为了这句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