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驾亲征,髀肉复生(3 / 6)
了啊。
而就在陈鸣带着军队刚刚进入陕覀的时候,中俄战争已经全面打开了。
西北、北疆、东北,三个战场的国防军全都进入了攻势,而陈汉投入的总兵力也多达十三四万。
这当中光是西北战场就占据了八万人。
魏秀志的先头部队是三万人,后续还有整整五万大军。且这还属于前期军力,如果有需要,陈汉完全可以投入更多地军队,他们财政充裕。
而他们对面的俄国人才有多少人?
奥伦堡总督区的兵力这些年一直在被圣彼得堡加强,两年前的部队数量是两万多人——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而现在估计会翻一倍,也就是五万人左右。
虽然叶卡捷琳娜二世三番五次的下令征召兵力,据传闻俄罗斯的军队总数已经达到了50万人。可这当中有多么大的水分呢?
别忘了整个俄罗斯才多少人,三千多万而已【包括被吞并的波兰地区】。
那么这个国家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男性会有多少人呢?
三千多万的基础上征召50万兵力,完全称得上是穷兵黩武。
而且就俄罗斯那财政,要供养50万军队,他们是在养乞丐的吗?
就军情局反馈回来的一些情报显示,俄罗斯军队中很多人使用的图拉火枪质量低劣,这得得益于其低廉的造价(英国同类的1/4)。俄国人把自己的武器生产中不小的一部分承包给了六个军火商,而不管是国营的军工厂,还是私营的军火商,为了尽可能的赚取利润,全都极力的压榨工人。再说了,俄罗斯的军工制造相当的原始,生产过程极其依赖手工,但很多有效耐用的工具又是俄国人搞不到的,榔头和钻头尤其如此,弄到优良的铁制加工机械更是几乎不可能。俄国工匠有时候只能使用刨子和凿子,这是俄国军工的一大劣势。而如此制造出的枪膛质量如何,耗时耗工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要不是当初的彼得一世,很有远见的在欧洲和西伯利亚边界上的乌拉尔地区建立的俄国第一批大型钢铁工厂,让俄国即使依旧在用远远落后于这个时代的金属冶炼技术,但仍能满足自身军事需求,他们的火枪造价根本压不倒如此低廉的地步。
俄罗斯可是欧洲最大的产铁国,铜产量也仅次英国,西伯利亚拥有着俄军工系统所需的所有所有重要原材料,铁、铜和木材,俄国拥有充足的此类资源。这也是俄国的火枪造价只有英国人四分之一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庞大的生产规模和迅速的生产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