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重点在西边!(2 / 6)
个人在眼下的时代里头,可远比一个遇事胆怯,为人中庸的人要好多了。
陈鸣就是这么认为的。
接下来的事情已经没有任何疑惑了。
陈鸣‘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大都督府水陆大军齐出,荡平河内。
趁着河内都督府治下的安南土著跟都督府的矛盾正烈,此刻出兵,能够最大的影响安南土著对河内的支持。陈杰就是想跑进大山里去打游击,也不见得有那么个群众基础。
因为他手下的民众大多数是安南土著啊,这些人正愤恨着河内都督府的时候,陈汉打进来了。从心理上他们就会对陈汉多出一分好感。
这会对陈汉在安南北部形成统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至于三杰的悲嚎,谁还去管呢。
皇帝的意志就是整个陈汉前进的方向。
伴随着中西战争的胜利,伴随着一个个陈氏宗族封国的建立,海外封国这个画饼已经不是纯粹的镜中花水中月了,那是看得到摸得着的利益了。
很多勋贵重臣都知道,皇帝‘预言’,几年后欧洲将会有大乱,此乱生于法兰西,然必将烧遍整个欧陆,欧洲人的精力在今后的一二十年中会完全的陷入这场战争里。然后,陈汉的大好机会才会到来。
那么皇帝在酝酿几年后的大动作的同时,先把眼皮子底下的这点小零碎扫荡了,满朝文武谁会不答应呢?再傻逼的人也不会说河内未有失德,不当征!
地位更亲近的一些人还知道,皇帝虽然在着手解决安南,实际上更多的精力却是放在天方世界。
这奥斯曼人与俄国人的上一场战争刚刚过去了十一二个年头,恢复了一定元气的奥斯曼人,自觉的这几年实力大增,于是着手搞了一个复仇计划。六十岁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身体很不好,他并不是一个英明神武的君主,奥斯曼人也在推行着改革,但这更多集中于军事方面。
平庸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很清楚自己要改变军队的做法会触动日益腐化的禁卫军和西帕希(封建骑兵)的利益,所以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先是在外头建立起了新式军队后,又以出巡为幌子,摆脱了禁卫军的控制,这才露出庐山真面目。
伊斯坦布尔的禁卫军目瞪口呆,似乎是第一次发现这个在皇宫中被囚禁到了四十多岁的苏丹,在政治上表现一直很平庸的苏丹竟然会来这一手。
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还拥有中国的支持,禁卫军不敢自己拥立出一个新苏丹来跟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