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通天路!(4 / 5)
可这对于很多求之而不得的人来说,对于那些没什么根基,也没什么背景,更无靠山的凡人们来说,对于那些徘徊不前,久不得志的人来说。只要能到七品,做个乡镇头首,就不错了。
五品、从五品是正县,六品、从六品是副县,以及财政、公安和司法这三个关键部门的一把手,那么七品就是乡镇的一把手了。
能当个乡长、镇长有什么不好?战争都已经结束了,有什么可怕的?
万里之外怎么了?
过去当官不也要有个回避制的么?就算现在,爬倒正县的时候,那也要外调,出不出省不一定,出府却是一定的。而爬到了六品,那就一定要出县。
都是离开家乡,有什么不同吗?
还挑三拣四做什么?
……
这是很多‘凡人’们的‘自我调侃’,那当然是有区别的了。可他们别无选择不是?
反正,如今的南京城,可谓是人满为患。
如曹振庸这等背景深厚,盯着中央政治学院位置的诸世家子弟,和能混个七品官职就心满意足,哪怕是要被发配到天边当官呢也好的草根阶层,纷纷云集南京。
一时间,南京城之大,都有点拥挤了。
各条街道,到处都是拥挤的人群。摩肩接踵,车水马龙。
一辆辆马车穿梭往来。一家家店铺的招牌,迎风招展。
整个南京,到处都有维持秩序的警察和士兵,以及巡逻的部队。
是啊,谁来到南京不好好地逛一逛呢?
就跟后世到了燕京和大魔都一样,就算兜里头没钱,只过个眼瘾也好啊。
来自天南地北的举人们,往来穿梭,拉关系的拉关系,走后门的走后门。
比如曹振庸,这个原时空位面里被道光帝最是倚重,生前为官五十二年,仕途一马平川,一江春水,步步高升,无灾无难的首席军机大臣,死后谥‘文正’的汉员,如今仕途走的却有点不顺畅。
他老爹是曹文埴,乾隆二十五年(1760)传胪,选庶吉士,在北京为官近十年。但目光长远,虽没有早早的投效陈汉,却也早早的辞官归乡。在陈汉大势掀起的时候,投入陈鸣麾下,先后在监察院、文教部和顺天府任职,后转入财政部,如今年尚不满五十,就已经是财政部最靠前的副部长了。仅次左右侍郎,很有可能在来年内阁换届后再进一步,跨入侍郎层次。
可那是老爹曹文埴,曹振庸本人的仕途就没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