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战略之新发现(4 / 5)
路,这纯粹是作死。
因此,在驻军看来,把宝贵的条石用在修筑公署、医院、学校等等方面,纯属浪费。更不要说是老百姓修筑民居了。
要是敌人都打进港口里来了,外围的堡垒被一个个拔除或是包围了,公署就算是用铁汁浇筑的,又能顶个卵用?大势已去也。
南极镇四周连绵的山势和密密麻麻的原始森林就是它最好的屏障,大军根本难以成规模偷袭,作为守军,它们只需要考虑东面的海路防备即可。真的没必要在南极镇内再花费巨大的人力去修筑一处处石质建筑,那些都是次要建筑,用砖窑出产的砖头就足够了。只可惜,军方的声音在港口和城市建筑上是很小。
不过公署的主官也不是不明白事理之人。南极港湾口处的几座炮台意义极为重要,控扼海湾、拒敌于大门之外全靠它们了。因此,公署也拨了一个劳改营给他,后来又给他塞了三百多个棉兰老岛的奴隶。这总计小千人的劳改犯和奴工在监工的指挥下,一面在选定的炮台地址处伐木、清理场地,一面开始修筑炮台。
到现在为止,几处炮台还没有见到踪影。就眼下的人手来说,不废上一两年的时间别指望港口外围的炮台立起来。
现在各处炮台位置上建立起来的只有四十多个炮位,同样的,四十多门最小是十五斤炮的大家伙也被安放了妥当,整个南极镇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防御能力了。
未来的南极镇肯定会不断地补充进来人手和物资,四十多门重炮的最终进化版本也是全封闭的炮台,整体防御的火炮数量还会更多,同时陆防堡垒、驻军营房、仓库和航海灯塔也将陆续修建起来,总之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城内的房屋建设是不可能用条石的。包括即将建造的民用仓库、医院、学校等设施外,都是用砖头,顶多是竹筋混凝土。
几排整整齐齐的居民房屋也已经修建完毕,除了少数几栋房屋是‘特事特办外’,总数大约有一百套,被一条十字相交的碎石子路分隔为四个居住片区。后者是开采石矿的时候的伴生品。
这些房屋目实话说是远远不够满足南极镇内居民的居住的。南极镇的移民已经有一千多人,将近两百户了。而且这一百户房子就都是给移民住的吗?
没看那西北的一块都已经开始修围墙啦?
那块是给政府机构和人员居住的,能非给移民的只有七十五套,而每一区中又有一套是公社房,实际上的房屋只有七十二套,都只有整个移民数量的四成,而移民在南半球的冬季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