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新生(4 / 6)
白天在各处工地干活,晚上还要上夜校被统一教授一些国语正音,在所有的移民之地里,推行的汉话都将是以国语正音为标准的陈汉版普通话。南京官话牛掰了!
而那什么闽南话、客家话、粤语啥的,都可以洗洗歇着了。其内容则主要是卫生常识、热带生活注意事项,以及政府律令。
这样的集体学习生活可能将伴随他们最长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直到这个居民点彻底的能够达到政府要求,并且可以自行满足的运转起来。这个在政治级别上仅仅是一个镇的小镇,才能结束如此的生活。而负责教导和指导他们的教员,就是这个镇政府和港口关口的政府人员,以及未来镇上学校的老师。
南洋移民不仅是国人的一次大迁移大扩张,也是一次大规范,大整顿。
推行官话,推广国语正音,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陈鼎的宝船停靠在了码头,不是因为缺少食物、水源了,而是天下雨了,还刮起了大风。
陈鼎在护卫的拥簇下,不紧不慢地走在一件砖厂厂房内。此时时间已近中午,但外头已经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雨没有丝毫停下的意思,保不准海上又掀起了风暴了。
但这并没有将这座储备砖坯的厂房怎么着了,后者之前是一座大仓库,西班牙人建造的仓库,储备着一定的粮食、物质,本就建在了地势较高处,周围排水设施也一应俱全,倒也不虞担心厂房遭到雨水浸泡倒塌,也不用担心里头的砖坯受到积水的浸泡。
厂房是砖石结构,部分承重墙体或柱子由大块的石头垒成,顶上还铺满了防水油布和茅草。四周的墙体上也开了很多小窗,做通气通风用。外头连连的大雨并没有阻碍砖窑的工作。
豆大的雨滴噼里啪啦地打在玻璃窗上,声音大作,只感觉要把玻璃打碎了一样。厂房内很多地方都洒了石灰,这自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潮气。雨季就是这么讨厌,空气湿度极大,对铁木结构的蓄力传送机也没好处。
整个窑厂并没有占用多少移民,满打满算就五十来人,这还连着运输砖头的车队。可出产的砖头,却供应着整个小镇使用。
这是每个移民点都必须的,不同于最初的木头房,高脚楼,规模化的中国移民更向往砖房,哪怕是没有被火烧过的泥坯筑的房子呢。
陈鼎并不能看出这个移民点的建设合不合理,他观察的只是这里人的表情。移民外表透漏出的情绪是他们对现在的生活、期望最真实的展现。
这个刚刚进入运作的移民点,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