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利益交换(2 / 5)
三千万石。”陈聪如此的说道。
此议他固然是存着私心,但也不乏公利。粮食这东西他感觉是真的不能再优惠了。
“受海外粮食的冲击,国内粮价不断下挫,举国亿万农人,虽得丰收,却不能收得实利。”
“陛下,谷贱伤农啊。”
任何人都知道,农民从出售粮食中获取之利润取决于两个因素:产量和粮价。
农民所能得到的利润是二者的乘积;但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由一条向社会对粮食的需求线来决定,二者成对立关系。就像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必然也会从西方落下。
粮食的价格高,粮食所需就会变少。而当粮价下跌时,民众对粮食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这主要还在于产量。
丰收了,粮价才会真的降低;而欠收了,粮价就会大幅度上扬。
很多农民对这条需求线的变化并不是很敏感,这也就使得粮食需求线缺少弹性,增加了谷贱伤农的风险。就是到21世纪这一现象也普遍存在。普通的小老百姓哪里有那么敏感的嗅觉啊?
陈鸣他的一个表姑父,当初在新疆包地,最初几年形势好。他表姑父承包的土地也越来越多,做的越来越大。可是好年景没几年,那就种啥啥不值钱,坚持了两三年就不干了。
在信息时代的农民都是如此,眼下这个时代就更是如此了。
“耕地获益日薄,如成惯例,今后再组织百姓外迁,恐怕难矣。”
陈聪唯恐单纯的‘谷贱伤农’打动不了陈鸣,就又把‘移民’生硬的挂了上。
这几年国内组织移民真的是越来越难了。本就故土难离的中国人,现在在国内的日子好了,至少能活的下去了,很多人就不愿意再迁移。地方上现在都画起了红线,人均土地在三亩以下者,都属于贫民,都在‘移民’范畴之中。
但不少这一范畴中的贫民虽然日子过的苦一点,但比起原先已经好多了,他们甚至还看到了盼头,他们都不愿意离开故土,远去万里之外。
乾清宫内气氛一边沉凝,一双双眼睛都在盯着陈鸣。在场的内阁重臣身后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利益链,这一提议的份量还是很重的。
只是陈鸣明显的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这太皇太后的喜寿刚结束,内阁就给他爆了个大炸弹。
整体提议不是轻言片语就能做决定的,光是不同的地方之间的利益交换就忙活了好一阵。
很大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