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两宋与汉唐的差距……(2 / 6)
际,一颗炮弹落在他身边。
轰然爆炸,土沙飞溅中,壮悍的伊万诺维奇·列昂诺夫像一片枯枝败叶般崩飞了去……
火药爆炸的强大冲击力在瞬间将整个薄皮弹壳撕成碎片,里面装的还有少许铁屑。每一枚开花弹在爆炸的眨眼间,就会产生无数的小碎片(细铁屑)在人群中四射乱穿……
当数以千计万计的弹片及铁屑钻入俄军士兵们的身体的时候,无数人在撕心裂肺的惨叫着,他们凄厉的叫喊声响彻在了冰冻的爱古斯河畔上空。
惨叫声此起彼落,惨叫声络绎不绝。
战场上血肉横飞,冰雪覆盖的大地被一次次的爆炸染成了黑色,就像掉在了地上的豆腐。
战场上留下了遍地的尸体,还有痛苦不堪的众多伤兵。
一名被俘的俄国军官在他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我们的士兵离开了安全的楚里克河,离开了可以舒适安全生活的地方,来到这个残酷的战场。很多人几乎是在战争开启的第一时刻,就因为无法马上适应战争而立刻在残酷的战斗中丧命……”
对比欧洲战斗中,以线列兵方阵对射为主的战斗方式来说,俄军真的有点不适合复汉军以炮火为中心的作战模式。奥伦堡开出的俄军步骑有一万三四千人,加上五千清军和周边选择了俄国人的哈萨克骑兵,总兵力达到了两万多人。这个数字远比巴尔喀什湖附近的中国部队要多的多,所以俄国人选择了主动、猛力的进攻,并没有听从清军的建议,结果在中方守军的阵线前撞了个一头血红。还是波将金听到消息后急忙赶到前线劝阻了奥伦堡总督赫瓦布洛夫少将。
但是中国军队始终保持一个防御态势,就算是他们时不时出击的骑兵部队也是依托着他们在爱古斯河的防御阵地为圆点。中国人有过反击,让俄国人见识到了他们进攻时候的锋锐,可主题上还是防御为主。直到今天!
俄国人布置在一线的一个团的俄军步兵,在突如其来的火力急袭中崩溃,连带着二道防线上不少跑位上的炮兵都随着俄军步兵的败溃而一路往后逃跑。这一次开始在黄昏时的守军反击战,给了俄军一次惨痛的教训。
随军的一名战地记者在他发回的文稿中写道:
“士兵们得到了严苛的命令,他们必须坚守在爱古斯河边,将中国人的军队挡在前线。
后续的部队在集结,在中国人那些流星一样坠落的超级爆炸弹的射程之外,一队队士兵排着方阵,然后整齐的向着东面发起进攻,他们要把中国人重新推回到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