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陈鸣的自信(4 / 6)
德川幕府所面临的一切难题,陈汉都能给其解决。
这条道路可不是‘自强’。日本人如果要‘自强’,陈鸣不会看不到。德川幕府不听话,那么日本天皇就很有必要存在了。支持着幕府的陈汉反过来也不是不能支持地方大名。
只要保持着地方藩和德川幕府的均势平衡,只要日本不‘统一’,日本就永远是一只乌龟。
至于有朝一日地方藩主会主动的放弃权利,然后日本政权统一,一个声音说话……
呵呵,那太玄幻了。
人不利己天诛地灭。为了大公可以‘无私’,但为了大公做到损己利人,那就惊怖了。天底下或许怎会有这样的人,可绝对是‘珍稀动物’,数量极少极少
就陈鸣所知道的,以萨摩藩为例,其最后一任藩主岛津忠义就十分记恨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等明治时代的风云人物。上一任藩主岛津齐彬去世之后,成为藩主的岛津忠义并未能掌控住萨摩藩的大权,当时得藩政实权由其养祖父齐兴、生父久光、重臣西乡隆盛以及大久保利通等人所掌握,忠义本身毫无权力可言。明治维新后与长州藩、土佐藩、佐贺藩一同推行版籍奉还。虽然名义上是萨摩藩知事,不过实际上的藩务是由西乡隆盛管理。1871年废藩置县后被封为公爵。在政府的命令下居住于东京,这就更是一种实质上的软禁了。
所以岛津忠义本人十分痛恨西乡、大久保的,在西历1877年的西南战争时抱着看笑话的态度中立。一直到西历的1888年,才得到日本政府的许可后返乡回到鹿儿岛。
有着如此经历的藩主大名可远不止岛津忠义一人。
那个时代,许多藩主都被手下的家老架空了,尤其是诸多实力强劲得外样大名。因为德川幕府仗之安定天下的‘参勤交代’政策,各藩的大名每年都需要前往江户替幕府将军执行政务一段时间,然后返回自己的领土执行政务。日本又是典型的山多地少,交通不便。大名在江户的时间是硬性规定的,而前往江户的路途又要耗费很多时间。往往一位大名一般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呆在领地,另外三分之二的时间不是呆在江户,就是在前往江户的路上,或者是返回领地的途中。特别是那些较远距离得外样大名,领地偏远,来回一趟,一年就没剩多少时间了。而大名长期不在领地的后果就是大权旁落。藩内得军政大权只能交给家臣团来处理。久而久之,到了幕府末年的时候,很多大名就已经被家臣们架空。当然一般这个家臣团的人数是较多的,他们个人力量是比较弱小得,单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