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使臣之死(4 / 5)
上海,在天津、广州、福州也都有分店。三井石很清楚增加了六十万日圆资产后的三菱公司的企业规模是多么的巨大的。
总投资在一百五十万日圆的纺织公司,就是在中国也是屈指可数。虽然这一百五十万日圆并不是完全用在机械购买上,还包括了原材料收购和工厂建设,以及三菱纺织公司在各地铺设的销售运输网络。
“三野君要全盘照搬中国的那一套招标吗?”
两年前的中国市场上就出现了招标这一商业手段。包括上海广州的那两处证券交易所在内,很多新式地标性建筑都被中国政府以招标的形式推行向市场。这当中不仅要求比价格,还要双方签订以质量保证、施工工期、付款办法为主要内容的承包合同。
而放到三菱纺织公司上,那商业合同的内容就更多是围绕着机器安装、技师培训、售后服务等项目开展了。
王平北的决定很快就在整个长崎传得沸沸扬扬,《长崎日报》,仅次于《江户要闻》的日本第二份报纸上也正式为三菱做起了宣传。
“招标”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日本。不仅仅是长崎,大阪和江户、京都也都流传着三菱和三野的名号。
六十万日圆的一笔生意,即便是在上海也是大手笔了,这消息一传出来,长崎的各大洋行无不是摩拳擦掌。王平北的住处开始有大批的人来登门拜访,几乎将门槛踏破。这些人上门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弄清楚这次招标的细节……
而在三井银行长崎分行的经理办公室里,三井石正在向总部写着报告。王平北对他的拜访中透漏了希望三菱能够早日上市的意图,这可是日本不可多得的优质股啊。
虽然长崎的三菱纺织公司刚刚投入生产,第一季财政报告还远没有出来,但三井家族很清楚三菱巨大的利润。三菱纺织公司的棉布价格能够比日本旧式作坊生产的布匹价格便宜接近一半。绝对能够跟中国人的松江布在日本一较高下。而三菱布却是日本人的公司……
三野平北在这个公司上投入了自己的全部家当,到现在他的整体产业背负着接近百万日圆的债务。将公司拿到交易所上市,这确实是搂钱的好法子。对于三井家族,这也是一个渗入三菱纺织公司的大好机会啊。因为能够为三菱背书的只有他们三井家!
……
京都。
江户时代日本的三大城市之一,自从唐时的桓武天皇迁都此处,已经无限接近一千年时光了。作为千载以来日本的都城和文化中心,这座城市带着很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