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最毒莫过文人心(2 / 5)
。
“苛待织工,拖延工薪,剥削良善,为富不仁。这袁家当初就该铲平了!”
刘文蔚不屑的说着,两眼中全是冰冷的寒光。他当初入仕途走的是彭元瑞的路子,彭元瑞与蒋士栓是好友,蒋士栓与袁枚也是好友,刘文蔚最初在陈汉当官的时候,隐隐也算是袁枚的人。可是再深厚的交情也比不得理念上的分歧。随着袁枚、秦大成倒腾的那个新儒越来越名声响亮,彭元瑞、刘文蔚等人跟袁枚最终分道扬镳,他们很快与彭忠瑞、陈岗走到了一块。成为了旧儒党中的骨干分子!
还是那一句老话,异端比异教徒更可信,汉奸比鬼子更该死。
在守旧派的眼中,所谓的新儒那就是儒家的叛徒。
刘文蔚去年在监察院中更近了一步,坐上了从三品的监察御史,权利大了很多。目光就很自然的盯上了袁枚和他身后的袁氏。
袁枚已经被免除了实权,但是袁枚与赵翼交好,与秦大成交好,还有沈国贞,这几个人都还是大权在握的。而且袁家在江南当地的声望更是相当的不错。
刘文蔚也是江南人,他知道袁枚不缺钱,袁枚可是难得的聪明人,绝不会在收受贿赂上留下把柄的。当初他官场上混的不如意,那就退而求林下。这人不耐学书,字写得很糟;不耐作制词,嫌必依谱而填;不耐学满语,乾隆七年庶吉士散馆,以习满文不合格放任知县。在人生道路的选择点上,袁枚头脑十分清晰。他知道自己给上面的印象很不美好,官场上继续混下去,把知县当到老,又能怎样?走仕途,混不到个省部级,都是芝麻官儿。说不定遇个变局,还有牢狱之灾。后世人说袁枚的长寿,就在于他的自由和随意,做人不必阳奉阴违,不必违背良心迎上欺下,不必用尽心机的搞阴谋,一天到晚心里紧张,那还不如说他脑子聪明。告别了官场上的袁县令,才有了文坛上的袁才子。
当聪明的脑瓜从官场上放到生活上,袁枚的一系列操作手法已经被商学院选入教材之中了。他称得上是当代中国商业炒作的第一高手,通过不断炒作,赚了大笔银子。袁枚对生意的策划步步为营,思路极为清晰。首先,他花费许多钱重修随园,修好了并不将其圈起来供自己一家人欣赏,而是故意拆掉围墙,让游客在园里随意游玩,目的是使人知道南京城里有这样一个山美水秀境幽的地方。园子初具声名、有了一定数量的游客,他立马写了一本《随园食单》,极力渲染自家私园食物的精妙和家厨烹调的高水准,激发那些热衷口腹之欲的人的兴趣。袁枚对饮食氛围也极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