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国之财(4 / 6)
块纸币也就是六个银元,四两银子。这样的价格如果换到十年前来购买东北的土地,全国九成九的老百姓都会认为价格太高了。但是现在呢?大豆的收益明摆着的,这两年进入东北的大中型农场,谁家不是主种大豆?这收益让人看了眼热。那榨油剩下的豆渣,不仅是牲畜十分爱吃的细料,还能用来增肥农田。从去年开始豆渣并的价格就不断提升,因为南方甘蔗种植园的商家都跑去东北收购豆渣饼了。
甘蔗这个东西十分的耗费地力。
大大小小的报纸对此事都有关注,都有分析。一个公认的结论是,证券交易所是土地债券的价格近期增长速度加快的最直接原因。
因为证券交易所一旦正式运营,那么土地债券的价格就会更加的透明,同时这也会让很多很多的小成本收购商三振出局。因为他们出的价格在诸多手中握着土地债券的百姓们眼中,毫无吸引力。这是个资本的‘世界’,一条条大鱼入场之后,诸多的小鱼即使不被吃掉,也会被大鱼大大的挤占去生存空间。
这就像银行和钱庄一样,现在银行在普通百姓眼中已经不觉得神秘了,虽然还是有很多老实巴交的平民百姓更愿意将钱封进罐子里埋到自家的后院去,甭管那钱是铜做的银子做的,还是纸做的。因为他们相信把钱交给‘土地公’保管总比交给官府和私人保管要可靠得多。至于私人银行在一些老百姓们的印象中就更是等同于过去的钱庄银号加当铺加高利贷,那形象也就是一个‘奸商’。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银行,因为银行给出了更好的利息,因为银行由国家朝廷背书,让越来越多的钱庄银号在噼里啪啦的破产停业。
不管是老资格的山西银号,还是江南本地的字号。浩荡洪流之下,尽皆如此。金融这一行当中,竞争真的非常非常的残酷。
所以私营银行的牌照才那么的弥足珍贵。
朝廷收取外东北的脚步是不会停歇的,这两年已经有一家家的农场在东北落脚,包括各大军民股份制公司。但是很多农场的土地,经营方拿到的更多是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对于这些手中握着一定资金的大中型公司,最最符合他们利益的方案当然是彻底的将突击收为己有。但是很多的老百姓就是死死地握着所有权不放手,因为土地债券这玩意始终都在涨价,而不是落价。
还有很多急需资金扩大产业规模的商人,这些人对于证券交易所都万分关注。
虽然第一批通过银管会的审核,有资格上市的公司,上海、广州两处相加也只有七十家,但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