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浔阳楼外说书客(2 / 5)
太子和索额图一系,捧出大儿子来跟二儿子来打擂台,然后是三四八九十十三十四,几个儿子依次而来。
八爷党兴了,反掌打压。老四突出了,大将军王抬起……
两废太子,私窥皇帷,不敬老师,暴戾不仁,恣行捶挞诸王、贝勒、大臣,还有庶母乱那个啥,乃至于后世小说里虚构起来的断康麻子粮道……等等,等等。全都添油加醋的倒了进去。
雍正与年妃真真假假的情谊,与自己老娘令人崩溃的母子关系,以及生母乌雅氏的死,雍正登基上位后对于自己的对手们的处置,对于隆科多、年羹尧的辣手……
这个《九龙夺嫡》突出的是康麻子的无情冷酷,奸诈阴险,是康熙儿子们的争权夺利,你压我轧,毫无兄友弟恭仁爱之心,血亲之眷。可不是康麻子的英明神武,宅心仁厚,皇子们的文武双全,一时龙凤。
“…………三皇子胤祉出生于康熙十六年三月,粗通文学书法,在众多皇子里面表现突出,备受康熙的喜爱。”
“这皇帝老子都说自己这儿子文采出众了,那胤祉就是想不看书也不行啊。”
“所以时不时就到街市上收集古书,寻到古书后还献给康熙御览。”
“这天胤祉又进宫了。垂头丧气,郁郁不乐,两手空空,没给他皇帝老子再带新书。”
“这康熙很奇怪,自己这儿子是怎么啦?难不成在外头还受了委屈?谁那么大胆子?”
“就连忙发问。”
“这胤祉脸上带着苦色的回道:“却不是受了他人委屈。而是儿臣在街市上看到了一本禁书——《皇明英烈传》。这等禁书竟然还在市井流传,儿臣心中为我大清江山担忧啊。”
“康熙一听是《皇明英烈传》,脸色立刻阴沉起来。先传令给顺天府,查抄了那家书铺。然后他也心里担起忧来。”
“这大明江山败了才几十年,建虏以异族莅临中原,根基不稳。民间反清之声不断。这北京城天子脚下都有人胆敢贩卖禁书,就可见一番了。”
“那么该怎么办才好呢?康熙先问胤祉。”
“这胤祉是早有准备啊。他回道说:“此事当以毒攻毒。”《皇明英烈传》多传口于市井说书人口中,自前明至今三百年,潜移默化,在民间影响甚大。”说书人这可不是瞎白话,时间往前推移个六七八十年,天底下有几个说书人不会《皇明英烈传》的?如果说满清禁这书下了多么大的功夫,当初这话本在民间就有多么大的流传。
“就算是清